正文 經濟學收益觀對我國國民財富積累與分配的啟示(2 / 2)

資本不會直接帶來收益,它必須借助於人類占有和使用的各類資產來獲得收益,在這一過程中,資產的任何變化都會引起收益或正或負的變化。但不容易的地方,一是如我國經濟學家周其仁所言,“是將世間各式各樣的收入,一概聯係到相關資產的狀態來加以研究。這是因為資產的實際狀態在真實世界裏發生的變化,非深入調查難以掌握要領;而影響因素如此之多,如何取舍大有講究。”二是資產的資本化問題。資產的資本化需要產權機製來安排,一個健全的產權機製可以把各類資產分散的信息融為一體,並通過資產保護製度來充分保障各類產權主體的利益訴求,這樣資產才能夠自由流動起來成為逐利的資本。三是資產收益的實現問題。資產收益的實現需要借助市場的價格機製,而市場交易的規模和效率也會極大地影響收益的實現。目前市場上有兩種價格機製,一種是實體經濟領域內以成本和技術定價的機製;另一種是虛擬經濟領域內以觀念定價的機製。前一種定價機製下,收益的實現關鍵在於通過技術進步降低成本,而後一種定價機製下,收益的實現更多取決於人們的觀念。當前虛擬經濟在整個經濟係統中占據核心地位,並進而支配了實體經濟領域內商品的定價,因而人們的消費觀念、心理因素對收益實現的影響將越來越大。

三、經濟學收益觀對我國國民財富分配的啟示

洞察經濟學收益觀背後的邏輯,對於我國當前如何解決積累和分配國民財富的問題給予了有益的啟示,即我們需要主要做好下麵三個方麵的事情。

首先我們應當深入調查研究國民擁有的各類資產,明晰和理順產權機製,引導資產順利進入那些急需資本的行業和領域,以繼續有效增加我國國民財富的總量;二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增長模式,保全可供我們持續發展的各項資源,同時讓國民財富的存在形態多樣化,以有效地分散風險,讓已經創造出來的國民財富不受侵蝕。三是積極爭取國際市場的定價權,理順國內市場的定價機製。市場定價是保障資產收益實現的關鍵環節。我國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雖然獲取了巨額的國民收入,但在國際市場上定價權的缺失讓國民收入中的財富含量大打折扣,因此需要積極爭取。而理順了國內市場的定價機製,可以讓國內技術創新者充分享受到因為技術創新、成本領先而獲得的超額報酬,讓各個環節上參加國民財富的創造者能充分享受到他們勞動的收益。我國政府提出“讓人們更好分享30年改革開放的成果,過上更有尊嚴的生活”,正是我們追求國民財富的根本宗旨。然而隨著我國國民財富總量的增加和國民財富資本化渠道的增多,各種隨之而來的投資或投機活動推動我國的虛擬經濟獲得了快速發展。虛擬經濟有著提高經濟效率和經濟活力的一麵,但它也有極具破壞性的一麵。其以觀念定價的機製使得很多產品的定價脫離了實體經濟的基本麵,“以錢生錢”的資本循環模式也令資本所有者不願進入實體經濟領域而熱衷於純粹的逐利活動。這不僅破壞了社會的公平和效率,還會導致一國乃至整個世界經濟係統變得更加波動和脆弱。目前我國高居不下的房價以及由2007年發端於美國的次貸危機演變而成的全球性金融和債務危機即是最好的證明。因此我們還需要積極倡導健康理性的消費觀念,消除畸形消費心理導致的錯誤定價,才能優化經濟結構,保障國民財富的合理分配。

參考文獻:

[1]王春娟.馬克思的虛擬資本理論與虛擬經濟[J].財經問題研究,2004年第11期

[2]亞當·斯密.國富論[M].中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研究[M].商務印書館,1972年版

[4]Ivering 費雪.利息理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錢穎一.理解現代經濟學[J].經濟社會體製比較,200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