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構成。
目標讓孩子將零散的東西組合成一張圖畫,恢複其原狀,培養孩子的思考力與構成力。
材料不要的繪畫本、剪刀、拚圖。
遊戲方法
(1)將不要的繪畫本一張一張地剪成各種形狀。
(2)示範給孩子看,將弄散的繪畫本組合成原來的樣子。鼓勵孩子自己嚐試。也可以利用市場上出售的拚圖。
10.找出相同的圖形
主題知覺。
目標找出相同圖形的遊戲,培養記憶力及知覺辨別力。
材料卡片、圖畫紙、剪刀。
遊戲方法
(1)拿出卡片給孩子看,問他:“相同的圖形在哪裏少要孩子用手指出來。
(2)用手一一指出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和菱形,詢問:“這個是什麼圖形?”教孩子正確的圖形名稱為“三角形”、“四邊形”、“圓形”、“菱形”等。
(3)如果孩子不太會分辨圖形,就利用圖畫紙,將圖形剪下來,讓孩子比較。
11.以沙子玩文字和圖形的遊戲
主題構成。
目標在玩沙子的遊戲中指導孩子運用文字和構圖,可以加強其創造力。
材料卡片,空箱子、沙子、刀片。
遊戲方法
(1)將稍微沾濕的沙子放人裝糖果的空箱子,攤平,以適當大小的棒子讓孩子隨意勾畫各種圖案。畫完後用手撥平沙子,使圖形消失。
①使用2~3根線,盡量讓孩子創造出圖形。其中既有漢字的十,也有數學上的三角形或其他圖形。
②使用很多線條畫出有意思的圖畫也很好玩。
(2)也可以利用火柴棒玩相同的遊戲。
12.正確的發音
主題語言。
目標讓孩子學習正確的發音,了解物體的名稱,豐富其知識。
材料卡片。
遊戲方法
(1)指著一張圖,問孩子:“這是什麼?清楚地說出來!”讓孩子清楚地發音。
有時候孩子無法正確說出動物的名稱。例如狗就說汪汪、貓就說瞄瞄、麻雀就說瞅瞅,這時就必須指導其了解正式的名稱,如狗、貓、麻雀等。當孩子學會後,再移往下一個圖案。
(2)日常生活中,即使孩子使用兒語,隻要周圍的大人一直使用正確的發音、正確的語言,自然就會成為孩子良好的示範。
(3)幼兒到了4歲,必須盡量少用幼兒語指導他。
(4)如果孩子無法正確發音,也不要責罵他。應該鼓勵孩子再加油,慢慢學就會了。
13.剪各種造型的紙
主題構成。
目標使用折紙和剪刀做出各種形狀,可提高手部的運動能力,有助於提高構成力及創造力。
材料彩色紙、剪刀。
遊戲方法
(1)將紙折成好幾折,然後在喜歡的地方用剪刀剪下來,剪好之後攤開紙張。因為折法和剪的位置不同,會變化出各種不同的圖案。
(2)折紙和剪紙的方法一開始要由母親進行指導,習慣之後才讓孩子自己進行。
(3)為了避免危險,母親必須在一旁指導剪刀的用法。
14.韻律遊戲
主題運動。
目標配合拍子的節奏做操,開發孩子的運動能力,提高其對數字的關心。
材料打拍子的手(笛子也可以)。
遊戲方法
(1)母親先和孩子約定:“母親的手拍一下(或吹一聲笛子),寶寶就跳一下。”隨即拍一下手(或吹一聲笛子),讓孩子配合節奏數3或4。
(2)剛開始先用均勻的拍子,孩子熟悉之後,就可以調整拍手的速度。
(3)不隻讓孩子往上跳,也可以邊跳邊朝前後左右移動。
15.奇妙的望遠鏡
主題知覺。
目標讓孩子體驗不可思議的現象,培育其探究科學的意識。
材料圖畫用紙(或報紙)、漿糊。
遊戲方法
(1)將圖畫紙卷成圓筒狀,當成望遠鏡。
(2)右眼貼住望遠鏡一端,左手掌放另一端,站在望遠鏡左側,兩眼張開看目的物。
(3)左手慢慢前後移動。這時,經由手掌的正中心,可看到洞的位置。
16.比高矮
主題知覺。
目標讓孩子了解物體的高低。
材料家庭用品等。
遊戲方法
(1)將形狀相同的積木、杯子、瓶子等兩兩相並,問孩子:“哪一種比較高?”
(2)父親和母親、母親和孩子、孩子和朋友間可比較高矮。
(3)樹木或房子、動物等,讓孩子比較其高矮。
(4)也可以讓孩子體驗爬上樓梯時變高的感覺。
17.找出不同的圖形
主題知覺。
目標從圖形、文字、繪畫中發現不同之物,激發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力。
材料圖畫紙、彩色筆。
遊戲方法
(1)告訴孩子:“這一排圖形中,有一個和同伴不一樣。到底是哪一個不一樣?請你將它指出來。”讓孩子找出不同的圖形。
(2)使用簡單的圖形、數字、文字,讓孩子學習辨別異同的問題。即使孩子不懂其中的意思,也能促進孩子對數字與文字方麵的記憶。
18.造街
主題構成。
目標利用積木做成各種東西,提高構成力、想象力。
材料積木,其他玩具。
遊戲方法
(1)下車之後到自己的家之間有什麼建築物、房子、商店,母子兩人好好探討一番。可利用積木做成車站、商店、站牌、家、大樓等自己住家周圍的各種建築物。母親擔任協助者,提出建議,但不要插手。
(2)將汽車、火車、洋娃娃等放在街道上,和孩子談談現在街上發生了什麼。
19.讓孩子理解數1~
主題數。
目標讓孩子理解1~5,開發數的能力。
材料彈珠、積木等。
遊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