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伴隨寶寶成長的遊戲(12)(2 / 3)

幫助幼兒了解基本的情緒感覺——快樂、生氣、悲傷、害怕,同時在活動中體驗自己內心的感受。

學會用語言將心中的感受表達出來。

認識表情。

(1)準備一個大紙袋,畫著快樂、生氣、悲傷和害怕四種表情的紙袋臉譜,畫筆、色紙、毛筆、顏料等材料、鈍頭剪刀。

(2)給幼兒看製作材料,但不拿出示範麵具,讓他們用紙袋做一種有表情的麵具,做完去掉眼睛部分,成為可戴麵具。

(3)在做紙袋的過程中,讓幼兒回答以下問題:

哭是怎樣的;人為什麼哭;笑是怎樣的;生氣是怎樣的。

感知外表和內心不同的感受。

給幼兒講一些情景小故事,讓他判斷人物的真實表情,並出示相應的臉譜。

故事1:李老師回家,不小心打破了他心愛的盤子,就在這個時候,鄰居來敲門。當他開門的時候,這是他的表情(家長出示快樂的臉)你以為他真正的感受是什麼?(答案:出示悲傷的臉)

故事2:有一位老師在戶外看小朋友玩。一位小朋友爬到很高的滑梯上,並在上麵跳來跳去,老師往上一看,那個小朋友差點掉下來,老師跑到滑梯下麵對他說:“現在馬上下來。”(家長出示生氣的臉)請幼兒說說老師真正的感受是什麼,並出示麵具(害怕的麵具)。

這個遊戲旨在培養幼兒的情緒感覺。

5~7歲幼兒的遊戲

心理發育特點

感知覺的發展

幼兒在成人教育下,已能正確辨知混合色和不同深淺的顏色,能夠分辨差別細微的語言,視覺的有意性迅速發展。能按事物的性質進行歸類,並能從背景中突出主要的對象,分清主次。

注意的發展

對生動形象有趣的東西已能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5~6歲幼兒集中注意的時間可達15分鍾左右。如果活動方式適宜,可保持20分鍾的穩定注意;注意的有意性進一步發展,喜歡看內容較豐富情節較複雜的畫麵;注意的範圍隨其年齡增長也在日益擴大;幼兒注意的分配也有了較大發展。不僅能邊唱邊跳,還能注意自己在隊伍中的位置;幼兒注意轉移能力已有了進一步發展,能靈活迅速地轉移自己的注意。

記憶的發展

有意記憶有了明顯的發展,不僅能努力記住和再現所需要的材料,還能運用一些最簡單的記憶方法加強自己的記憶,但對抽象的詞句或生疏的事物仍記憶不好。

思維和想象的發展

思維仍然是具體的,但開始有抽象概括能力的萌芽;開始掌握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對事物也從依靠具體形象的理解過渡到依靠詞的說明來理解,同時也能理解事物簡單的因果關係。想象有了較多的創造性和一定的隨意性,與現實混淆的情況減少了。

語言的發展

能準確而清晰地發出本族語言的全部語音,能主動與別人交談。能用較多的詞彙表達自己的恩想;能敘述自己經曆過的一些事情;喜歡提問,有強烈的術知欲。

情感的發展

5~7歲幼兒的情感仍是外露的,高興與不高興、難為情等都有明顯的外部表情,但他們的情感隨年齡的增長逐漸趨於穩定;對人對事已有自己的看法。在與同伴相處中,能保持友誼,同情心更強:集體情感也逐漸加強,能更好地了解和執行集體的行為規則,較正確評價自己和同伴的行為,集體榮譽感也發展起來了。

此時的幼兒已懂得熱愛、喜歡。喜歡英雄。尊敬和羨慕少先隊員,並願意向他們學習。熱愛美的情感也有所發展,愛清潔、愛欣賞美麗的圖片、優美的環境布置、自然景象和動聽的音樂等。

意誌的發展

能夠按照既定的目的去行動,並努力克服困難。特別6歲後,進人小學,能努力地學習,積極地完成力所能及的勞動,增強勞動責任感。

非智力因素培訓重點

在遊戲中培養幼兒愛集體的情感。

此時的孩子以集體生活為主,因此在組織遊戲活動時要注意培養孩子的集體意識,設計一些規則性強的遊戲,利用遊戲的趣味性,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規則的遵守成為一件愉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