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叫名字
訓練孩子對自己名字的產生反應,培養自我意識的萌芽。
逗弄孩子的時候,有意識地用孩子的名字代替“寶寶”。
經常用輕柔的語氣告訴寶寶的名字。訓練孩子對自己名字的初步記憶。
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叫他的名字,使他的頭轉向聲音方向。反複幾次後,轉換地點進行,讓孩子尋找聲音來源。
除了在他身邊叫他名字外,也應在遠一點的地方叫。
2.抓手帕
發展用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我意識。
培養孩子學會怎樣克服困難。
對寶寶揮舞一塊鮮豔的手絹,並說:“寶寶,看,多漂亮的花手絹。”
當孩子表現出對手絹感興趣時,家長把手絹移近孩子,並鼓勵他抓住手絹。用手絹碰他的手。
孩子抓不住手絹時,家長可幫助他,把手絹放在他手裏,孩子握住後,一上一下地拽手絹,讓他體會手與手絹的運動。
家長把手絹蒙在孩子的臉上,說:“啊,寶寶看不見了!”麵對不知所措的孩子。家長要柔聲安慰:“啊,爸爸在這裏呢!”並鼓勵他:“寶寶,使勁地抓,把手絹拿下來。”可拉著他的手去夠、抓手絹。反複訓練,直到孩子學會把手帕從臉上抓下來為止。
經過多次的重複訓練,使孩子逐漸能把結果與自己的動作聯係起來,意識到動作能產生某個結果,從而產生有目的的行動。
孩子被手帕擋住視線緊張時,不要立刻把手帕取下來,要用親切的語調和他談話,使他消除緊張心理,學習克服困難,把手帕抓下來。
手帕蒙在孩子臉上的時間不能過長,如孩子長時間抓不下手帕,或表現出過度不安時,要及時幫助他抓下手帕。
3.嬰兒體操
彌補寶寶整天躺在床上不活動,或適合發展需要的活動不足等情況。
增強骨骼、肌肉及身體動作的發育,促進新陳代謝。
讓孩子心情愉快。
第一節胸部運動預備姿勢:嬰兒仰臥,成人雙手握住嬰兒手腕,把大拇指放在嬰兒掌內,使其拳手,兩臂放在嬰兒體側。操作:
(1)兩臂胸前交叉;
(2)兩臂左右分開,掌心向上;
(3)同上;
(4)同(2);還原。
注意:兩臂分開時,可稍用力,兩臂胸前交叉時要放鬆。
第二節上肢肩部和胸部運動
操作:
(1)兩臂左右分開,掌心向上;
(2)兩臂前平舉,掌心相對。
(3)還原。
注意:兩臂平舉時與肩寬,全部運動放鬆。
第三節上肢上舉運動
操作:
(1)兩臂上舉,掌心向上;
(2)還原。
注意:兩臂上舉時與肩同寬,全部運動放鬆。
第四節上肢伸屈運動
操作:
(1)兩臂平伸;
(2)交換彎曲左右肘關節;
(3)還原。
注意:臂彎曲時手觸肩,伸直時放鬆。
第五節雙腿伸屈運動
預備姿勢:嬰兒仰臥兩腿伸直,成人雙手握住嬰兒踝部。
操作:
(1)左腿屈縮到腹部;
(2)右腿屈縮到腹部;
(3)雙腿屈縮到腹部;
(4)還原。
注意:屈縮時稍用力,伸直時放鬆。
第六節翻身運動
預備姿勢:嬰兒仰臥,兩腿伸直,成人左(右)手墊於嬰兒背後,右(左)手扶住嬰兒雙腿踝部。
操作:
(1)成人在嬰兒背部的手,輔助嬰兒翻身成側臥位;扶嬰兒腿部的手,輔助嬰兒腿隨著翻過來;
(2)由側臥位,翻成俯臥位;
(3)換方向翻;
(4)還原。
注意:引導嬰兒用力,成人輔助。
第七節兩腿伸直上舉
預備姿勢:嬰兒仰臥,兩腿伸直,成人掌心向下,手指相對,雙手握住嬰兒膝部。
操作:
(1)兩腿上舉與腰部成直角;
(2)還原。
注意:兩腿伸直,上舉時,臀部不要離開桌(床)麵,使腿與身體成直角。
第八節跳躍
預備姿勢:成人扶嬰兒腋下,麵對成人。
操作:
(1)把嬰兒提出,離開桌(床)麵。讓雙腳輕輕接觸桌(床)麵,即提起;
(2)還原。注意:動作輕快自然,不要使嬰兒腿部負擔全身重量。
做體操時間,宜在吃奶前半小時,或喂後1小時進行。
做操前,要使室內溫度最好保持在18℃左右。
室內空氣要清新,在桌上鋪平薄褥或床單。
嬰兒應該穿比較輕便、寬大的衣服(如有可能,最好讓嬰兒裸體)。
做操前,可以先做撫摸和按摩動作,使嬰兒處於輕鬆的狀態。
適合3~6個月孩子。
4.寶寶自己玩
發展幼兒獨立性與主動性。
在孩子床頭掛幾件顏色鮮豔,能發出響聲的玩具(如風鈴),並且讓孩子能用手夠著。
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引起孩子對玩具的興趣。
孩子不注意時離開一會兒,讓孩子獨自玩玩具。
根據孩子2個月後的好奇心,訓練孩子自己玩,養成從小獨立支配自己的好習慣,發展獨立性。
離開的時間內,應在遠處注意孩子活動,以防發生意外;孩子四處尋找,並出現哭鬧現象時,家長要及時出現。
由於孩子的個體差異很大,因此要靈活掌握遊戲時間。
5.蹬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