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序三 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好禮物就是集中力(1 / 3)

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很多。

希望學習更努力

希望有開朗積極的性格

希望和朋友們相處得愉快

希望讀很多書

希望學好英語

希望一直保持健康……

這些希望從積極的層麵上來講,都是父母期望孩子能過著幸福的生活。“至少要做到這樣的程度,將來在人生的路上才能獲得成功,過著幸福的生活啊!”基於這樣的心情,父母對子女的期望變得愈來愈多。

但是在很多的情況下,父母隻是懷有這些期望而已,並不懂得如何去實現這些期望。由於父母沒有子女教育的基本信念和哲學,父母的殷切希望很難用正確的方法去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對未來的茫然和不安,再加上眼前窘迫艱難的現狀,隻會讓父母的焦慮變得越來越嚴重。

正如隻知道目的地卻沒有地圖和指南針的遊客,不斷地在路上徘徊一樣,父母們的心也會因此感到疲憊不堪。有時從新聞或者電視節目裏、有時從書上、有時從鄰居家阿姨那裏……父母不停地尋找更好的方法。但是,這些方法與自己的教學態度、期望以及孩子的現狀,有什麼相關之處呢?父母親欠缺這方麵的思考。他們害怕在考慮這些問題的時候,別人家的孩子已經遠遠超過了自己的孩子,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讓孩子執行了再說。

但是,跟著沒有地圖和指南針的父母踏上旅途的孩子,心情會更加沉重。就算旅行以孩子的成功和幸福為目的地,就算父母甘心為孩子做出莫大的犧牲,當大家辛辛苦苦地朝著目標一步步邁進的時候,如果父母老是說“嗯?不是這條路嗎?難道應該走那邊”之類的話,那麼孩子早晚會對父母的善變感到疲憊。不僅如此,如果孩子在旅途中不能為了偶遇的朋友和美麗的大自然而稍作休息,卻總是被催促著要馬不停蹄地努力,還要聽從父母親常掛在嘴邊的“要是你好好努力,我們也不至於走上這條路”、“要不是你,我們何必受這種苦”之類的抱怨,久而久之,孩子遲早會因此失去信心。

最近,集中力低的孩子有增多的情形。而且,人們對這些孩子的關注程度也愈來愈高。所以,我們把集中力特別低的孩子稱作ADHD,並給予這些孩子特別的關照。當電視節目經常報道“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的行為特征,以及這種病症將會導致的不利結果時,很多父母都擔心自己的孩子會不會也是ADHD。每當我說某個孩子沒有精神方麵的障礙時,就會看到有些父母慶幸地撫著胸口,甚至流出喜悅的眼淚,但我也因此覺得大家對集中力有著太多的誤會,因此心情也變得沉重起來。

輿論對ADHD的關心將過去“因為懶惰或腦袋不聰明”才會無法集中注意力的觀念,逐漸轉變成這是一種“無法抗拒的疾病”。一方麵,這些輿論引起了父母對子女集中力問題的注意,我也因此感到高興;另一方麵,這也讓我感到十分沉重和不安。“障礙”這種診斷如果稍不留神,就會帶來“一輩子需要藥物治療”的沉重包袱,這正是我擔心的情況。另外,孩子也會被貼上有障礙和沒有障礙的標簽,而受到不同的待遇,我相當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在我見過的諸多孩子中,就算是被診斷為ADHD的孩子,也相當正常。ADHD的孩子和正常的孩子比起來,其實共同點更多。

人類的大腦中,有從一出生就相當發達的部分,也有隨著成長漸漸發育的部分。大腦中管理集中力的額葉部分在出生時沒有發育完全,換言之,集中力的好壞絕大部分是由後天的成長決定的。而且,額葉的發育將會一直持續到青少年時期。因此,ADHD也可以通過持續的教育和努力來改變,而且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父母的影響和幫助是相當重要的。實際上,集中力教育的成敗,可以說完全取決於父母的努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