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章 萬事開頭難(1 / 2)

端坐在書台前的老夫子,微睜雙目,用半翻的餘光撇見二人的裝束,都沒搭理,一記眼神就把倆人趕走了。那表情完全是不屑一顧,梁發鬧了個大紅臉,拉著馬禮遜往外就走,老馬還不情不願,邊走邊埋怨梁發。

“梁兄弟,咱還沒進屋呢,怎麼就走了”

“人家已經在攆人啊”

“他沒說話啊”,馬禮遜還沒明白什麼意思。

“眼神如刀啊,教士”,梁發是滿肚子的委屈,馬禮遜看不出來,他還不懂嗎,這老夫子也是地,我招你惹你了。

旁邊管事的笑嘻嘻地看著倆人,剛才緊攔慢攔還是沒攔住馬禮遜和梁發,看兩人吃憋,他心裏可痛快了,得意地說著風涼話,“我說吧,這事行不通,您看,讓人趕走了吧”。

馬禮遜沒聽出來言語中的奚落,還以為是管事的好心提醒,對他報以歉意,婉謝道,“好心的朋友,願主保佑你”。

梁發一把拉住馬禮遜,“快走吧,教士,別在這丟人了”。

送到門口,望著兩人的背影,管事的轉身吐了口濃痰罵道,“放著好好的人不做,非得上趕著做二鬼子”。

一連走了好幾家,都沒有給好臉色看,不是冷嘲就是熱諷。

趕車的車老板也累了,規勸道,“我說二位,就您這個方法,永遠不會有結果的”

梁發精神一震,客氣地向車夫問道,“師傅,您有什麼好辦法嗎”。

“嗬嗬,瞧這位爺說的,我即然敢說,肯定有辦法的”

“請您指點指點”,梁發見了寶似得苦求道。

“這個事說好辦也好辦、、哈是吧”,說完了上半句,車夫不聊正題了。

瞧這情形,梁發也明白了,從懷中掏出兩塊西班牙銀圓來,一臉陪笑道,“規矩我懂,您接著說”。

車老板很沒出息的在銀子上咬個牙印,一臉奸笑地往下說道,“這些老夫子都是迂腐之輩,您想要討教學問,就得找些腦子靈活一點地先生”。

見車夫誤會了,梁發連忙解釋道,“其實我們主要地目的不是討教學問,而是資助貧困學生,順便招幾個資質好一點地,來我們新辦的學校上學”。

還以為梁發想要把銀幣要回去,車夫急忙把銀錢揣到懷裏,爭辯道,“這事也簡單,我也認識幾個窮措大”。

二人跟著車老板七拐八拐地走進一條胡同,這條街道夠破落的,一水的灰牆土路,兩邊惡臭撲鼻,也沒有人打掃,一群群的小孩子無人看管,自顧地玩著各種得遊戲。車老板在前邊驅趕著來回跑去的孩子,邊解釋道,“青壯們都出去幹活了,這些孩子們跟著家裏的老人照看,說是照看也管不了,瘋累了就回家睡覺”。

馬禮遜仿佛看到商機了,同梁發商量道,“以後可以帶著學生們來這裏做些義工,發放些禮物,傳播主的福音”。

傳教不傳教車老板不關心,聽說來這裏舍物,心裏很讚成,附合道,“您二位真是大善人,這些窮人也很可憐,能幫就幫些吧”。

看著眼前的木門爛了半扇的門板,車老板說就是這家了,“咣咣”敲門,都不敢使勁,稍微一用力,這門框就能倒了,大聲呼喊道,“王秀才在家嗎”。

秀才大名叫王秉銜,周圍人不敢直呼其名,都稱呼王秀才或先生,人家再窮也是有功名地,背後裏再怎麼看不起,麵上也不敢做得太過份。

王秉銜地脾氣太臭,都說是讀書讀傻了,把周圍當官地都得罪了,每次官府發放東西,他領的都是最差的,想出去教書,老娘還病著,脫不開身,車老板還幫襯道,“您要想資助他,也算是積了德了”。

“誰呀”

“我,老李”

“什麼事”

“好事”

門分左右打開,王秉銜對著老李笑了笑,都是街裏街坊的熟人。剛想說話,看到門後邊的洋人和二鬼子了,臉色一變,當時就要攆人。

老李一愣說,“別介,我好不容易找來的,不為你,也得為老太太啊”。

就這麼個脾氣,要是會說兩句軟話,也不致於淪落到這種地步,當口就要拒絕,聽見老母的咳嗽聲,心有不忍。這秀才是個孝子,為母賣身都做得出來,當下一狠心。算了,讀這麼多書有什麼用,世人罵就去罵,總不能眼睜睜都看著老母病亡吧。

眼前開門的這位讀書人打扮地學者,看上去三四十歲了,其實年齡沒這麼大,長期營養不良再加上不愛保養,看上去比實際年齡顯老。

梁發歎氣的說道,“老師傅,這個歲數是不是有點大了”。

“您聽我說,他歲數是大了,可他下邊還教過不少學生呢,因為家境原因半途棄學得可不少。這書生是個實在人,肯定不放心這些孩子們被你們蠱惑,讓他跟著你們一塊去,不就得了,還能消除別人的誤解,更能提高你們書院地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