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章 示範比說教更有效果(1 / 2)

我們都知道,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來說家長的所言所行具有示範作用,所謂“言傳身教”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每個孩子從一出生開始接觸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是孩子最親近,最信任的人,從咿呀學語到蹣跚學步,再到以後的做事做人,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孩子都是最先從父母那兒獲得啟發和動力,進而才有自己學習,創造的行為習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給孩子做好示範比空洞的說教更有力度。如果希望孩子做一件事情,父母不妨先從自己做起,給孩子做好示範,以自己的興趣啟發孩子的興趣,以自己的行動帶動孩子的行動,往往會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我們常說: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具有深遠的影響。

同事老王就是這樣十年如一日地引導教育女兒的。他的女兒琪琪一生下來就患有先天性心髒病,經過幾次大的手術,雖然孩子的身體沒什麼大問題,但總體來說體質相對柔弱。老王希望女兒多讀書,將來找一份文職方麵的工作,簡單輕鬆地度過一生,可是女兒由於身體的緣故性格內向,對讀書並未表現出強烈的興趣。

於是從琪琪6歲開始,老王每個周未都把她帶到書店裏看書,一坐就是一整天。開始時琪琪並不看書,隻是圍著看書的老王玩耍,但是漸漸的,琪琪看到爸爸看書時的專注神態,就覺得有意思了,不停的纏著老王問:“爸爸,書中是不是有很多好聽的故事,能不能給我講講?”看到女兒有了興趣,老王就鼓勵她自己去看去讀。後來琪琪在爸爸看書的時候也開始尋找自己喜歡看的書,並有滋有味的讀起來。現在琪琪已經15歲了,她和爸爸依然保持著周未去書店讀書的習慣,並且寫得一手漂亮的文章,她的作文常被老師當作範文讀給同學們聽。琪琪對讀書的興趣正是爸爸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致,她不但酷愛讀書,而且性格也漸漸開朗了,看到女兒今天的變化老王深感欣慰。

現實中,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豐富的知識、過人的智慧和不凡的能力,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最棒的。知識就是力量,是學習一切技能的前提,是立足社會的根本,而書是知識的主要來源,隻有多讀書,讀很多書才能積累豐富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讀書也可以塑造人良好的修養、道德和品質,能充實人的內心世界。書是知識的海洋,是智慧的源泉,所以,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喜歡讀書的孩子。

而孩子因為個性特征的不同,所表現的興趣和愛好各有不同。尤其是現在的獨生子女,由於父母的寵愛,嬌生慣養,很多孩子養成任性、霸道、依賴父母的不良習慣。這些孩子往往不愛讀書,所以要想孩子愛讀書,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至關重要。而要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父母的示範和引導更為重要。

作為父母,自己首先要有讀書的興趣,因為父母的興趣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常說的音樂世家或者書香門第等,孩子都是從小深受父母長輩思想和行為的影響。沒有誰生下來就是音樂天才,也沒有人生下來就是讀書的能匠,都是通過父母從小對孩子興趣愛好的挖掘和培養才得以發展和發揮。並且家長自己的興趣感染孩子比強迫孩子去做容易得多,效果也好得多。所以,要想讓孩子喜歡看書,父母先要喜歡看,更要勤於看,給孩子做好示範,示範是孩子最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