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哄堂大笑,該男生臉紅到脖子根,忙說不是憑語感,於是講了為什麼選擇這個答案的緣由,而且講得很有道理也很正確。課堂上立時安靜了下來,老師也收起了剛才的微笑,有些不可思議地看了這位男生一眼,請他坐下,並肯定他說的很對。
從此以後,無論是老師還是同學使用“憑語感”的頻率明顯降低了,遇到問題時,老師對每一個學生的表現都不會再輕意否決,而是很客觀很理智地和學生們一起探討,一起解決,一起學習。
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是很高的,如果怕損害自己的威信而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隻能有損為人師表的尊嚴。要保持最高的尊嚴和威信,隻有在犯錯誤的時候,以平和的心態客觀麵對,不要采取回避的態度,那麼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老師也是凡人,沒有誰能在工作中不出差錯。
百年大計,育人為本。在常人眼裏,教書育人本來就是一項神聖的工作,並不是一般人隨便可以勝任的,為人師表,需要的不僅是會教書,更要會育人。
每一位老師都要對自己有個正確客觀的評價和認識,認清自己的價值和位置,對每一個孩子都要抱以一種接納的態度、尊重的態度和欣賞的態度。要用信賴和友善的眼光肯定孩子的能力和價值,鼓勵孩子求知上進的精神和表達自己判斷的勇氣。每個孩子的表現都不同,隨著成長,隨著知識的積累和體驗的豐富,孩子的思維也在日漸成熟,如果老師還要拿孩子一貫的表現來評價他們現在所做的事,以自己的預設立場盲目否定孩子的判斷,顯然是不對也是不客觀的。老師的看法和做法未必沒有錯,有些時候恰恰我們以為自己很對,事實卻是錯的;認為孩子的判斷不對的時候,往往孩子卻是對的。
當孩子對某事的理解跟自己不一樣時,不要急於反駁,要先了解孩子有這想法的緣由。如果老師不了解情況,一出口就批評或者直接否定,會讓孩子感到委屈,也會打擊孩子的信心。
老師對孩子的欣賞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你可以做不到欣賞,但你不要隨意對孩子做否定性的評價,這會嚴重扭曲孩子對自己的形象的感覺。應該走進孩子的內心,尊重孩子的判斷,遇到問題就應該把它弄懂,老師也並非永遠是正確的,隻有堅持對的,改正錯的,我們才能進步,才能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