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很多孩子的心裏,老師是不會有錯的,孩子認為老師是無所不通,無所不知的。然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個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老師也不例外。我們都是凡人,食五穀雜糧,出現錯誤是在所難免的。
記得當初讀高中時,有一位政治老師,給我們講規律的不可創造性。他說規律是自然的,人是不可創造規律的。期中考試之後,老師給我們講試卷時卻又說到:“同學們有沒有發現這次考試的選擇題有個規律,就是一個單選一個多選交叉出題?”
話音剛落就有同學舉手說:“老師,你不是說規律是不可人為創造的嗎?怎麼你就可以?”
老師當時被問得有些不知所措。
老師有時也會出現錯誤,但我們並不能因為老師犯了錯誤就不再信任他,他是老師,同時也是一個普通人。作為老師,也不要回避自己的錯誤,應該坦然接受並改之,這不但顯示出為人師者博大的氣度,也能贏得孩子更加的尊重。
有些成年人總是善於預設某種立場,然後以此來評價判斷孩子,往往把自己不正確的想法強加給孩子,進而否定孩子的判斷。這樣不但影響孩子探索求知的興趣,也容易破壞彼此之間的感情,使孩子對為人長者,為人師者產生懷疑的態度,從而降低家長或老師在教育孩子時的說服力。
孩子是小,但不能因為他小就否決孩子的一切看法和做法,有時候我們成年人想不周全的,孩子反而想到了。我們都說孩子的心純淨的如一張白紙,孩子對任何事物的判斷不帶有成年人的模式化和功利色彩,隻是單純地從他自己的思維角度去審視,去判斷,而這樣的判斷多數時候是真實而正確的。要知道,處在成長期的孩子其想象力和創造力是非常豐富的,作為老師更應該客觀地看待孩子的判斷,並尊重孩子的判斷,鼓勵孩子創新思維,開拓思路。
然而人無完人,老師也是平凡人,也有自己的立場和思維模式,很多時候難免會以自己預設的立場看待孩子的想法,衡量孩子的判斷。這種做法顯然有些狹隘和主觀,不但容易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也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
有這樣一位英語老師,所教班級是該校的重點班,尖子生雲集。教這樣的班級既輕鬆,也有難度,因為這些學生往往問題多,且“鑽”勁大,喜歡追根究底,很多時候弄得英語老師也有些力不從心。後來,在麵對很多難以解釋的問題時,英語老師就以“憑語感”來回答學生的疑惑,久而久之,“憑語感”成了英語課上回答很多問題的最佳答案。
在一次課堂提問中,一道相當有難度的題難住了很多學生,在大家麵麵相覷之際,一個平時英語成績很一般的男生站起來說出了答案。隻見英語老師嘴角一咧,略帶輕視地微微一笑:“憑語感吧。”言外之意就是,憑你是不可能理解其中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