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聰明寶寶科學養育指南(3)(2 / 3)

能力培養

培養良好性格

小寶寶說哭就哭,說笑就笑。到了6個月寶寶對你的表揚和指責都能準確地感到,對媽媽的依賴也愈強。媽媽的情緒對他有著直接的影響,明顯地表現在他的小臉上。

寶寶後天的個性傾向快樂開朗或沉默寡言等等,從小就以您對寶寶的養育方式或養育質量決定了。

如果媽媽對寶寶的需求是敏感的,盡量給他合理的滿足,那麼半歲時寶寶就會形成歡快的情緒慣性。如果寶寶的需求經常得不到滿足,哭鬧總是徒勞,那麼寶寶就會變得沉默了,情感也淡漠了。

所以為了寶寶身心健康地發展,父母和寶寶在一起時,一定要盡力調整並保持愉快的情緒。寶寶是父母的快樂,是父母的幸福,切不可無理指責,大聲恐嚇,甚至打罵等。

音樂記憶訓練

4~6個月的寶寶對音樂能表現出明顯的情緒並能配合音樂節奏擺動四肢,也就是說,他已具有初步的音樂記憶力並對音樂有了初步的感受能力。因此,要有目的、有步驟地讓寶寶欣賞音樂。

讓寶寶反複聽某些樂曲,增強寶寶的音樂記憶力。

給寶寶聽模仿動物叫聲和大自然中某些音響的音樂。你可用有單個物體的彩色圖片或實物配合,引起他興趣和愉快的情緒,做到一聲一物一情融為一體。

拆裝玩具

將一隻拚裝鴨子放在寶寶麵前,拆散,又裝好,再拆散,再裝好。然後給寶寶玩一會兒。拆散,再給寶寶,讓他自己試著拚裝。寶寶會竭盡全力拚裝小鴨子,如果實在沒辦法裝好。大人就手把手幫寶寶把小鴨子裝好,並且學著“呷呷呷——”叫,寶寶會在成功感中興奮不已。

給寶寶唱兒歌

這個階段的寶寶特別喜歡節奏明顯的兒歌,雖然他還不懂兒歌或詩詞的意思,但他喜歡兒歌有韻律的聲音和歡快的節奏,更喜歡你給他念兒歌時親切而又豐富的表情、口形和動作。

適合這個月齡念的兒歌應短小、朗朗上口,並做固定的動作。如:

一張寶寶臉,

兩隻眼睛亮,

鼻子嘴巴在中間,

兩道眉毛月牙彎,

耳朵大大兩邊站。

念此兒歌時,同時也指著臉。

水蜜桃

小蜜桃,

香又甜,

好寶寶,

快嚐嚐。

拿著一個水蜜桃做吃的動作。

小胖手

兩隻小胖手,

一隻五個指,

握緊像饅頭,

伸開像花朵。

念此兒歌時,同時也指著手。

月亮

月亮彎,

像隻船,

月亮圓,

像個盤,

坐上船,

天上玩,

端起盤兒裝蜜桃,

送給爺爺和姥姥。

媽媽給寶寶念此兒歌時,同時用手指著天上,畫著月牙的形狀。

每天至少要給寶寶念1~2首兒歌,每首兒歌至少要念3~4次。應當結合寶寶的日常活動並配以固定豐富的表情和動作,使寶寶做到耳、眼、手、足、腦並用,更有效地學習和記憶。

教寶寶認識日常物品

5個月後的寶寶,早上睡醒後,很快就能完全清醒過來,而且馬上就要起床,好像新的一天有很多事等待他去做似的。的確,由於感覺的發展和對身體控製能力的提高,麵對這豐富多彩的世界,小寶寶需要你傾注更多的愛和時間,陪他讀一讀周圍的世界這部活“書”。原來,你是隨機地見到什麼就對他說什麼,幹什麼就講什麼。現在,你要有計劃地教寶寶認識他周圍的日常事物了。寶寶最先學會認的是在眼前變化的東西,如能發光的、音調高的或會動的東西。像燈、收錄機、機動玩具、貓等。認物一般分兩個步驟:一是聽物品名稱學會注視,二是學會用手指。開始你指給他東西看時,他可能東張西望。但你要吸引他的注意力,堅持下去,每天至少5~6次。通常學會認第一種東西是用15~20天,學會認第二種東西用12~18天,學會認第三種東西用10~16天,也有1~2天就學會認識一件東西的。這要看你是否敏銳地發現他對什麼東西最感興趣。寶寶越感興趣的東西,認得就越快。要一件一件地學,不要同時認好幾件東西,以免延長學習時間。隻要教法得當,寶寶5個半月時,就能認燈,6個半月時能認其他物品2~3種。

語言訓練

用相同的語調叫寶寶的乳名和家裏其他大人的名字或稱謂,如“寶寶”、“媽媽”、“爸爸”、“姥姥”等等。當叫到寶寶的乳名時,他能轉過頭來。現出笑容,表示明白了。如寶寶能準確聽到自己的乳名,媽媽便要說:“噢,對了!你就是××”。或“我的寶貝真聰明”之類鼓勵性的話,同時把他抱起來,親親他的小臉。

如果小寶寶對叫聲沒有反應,就要耐心地、反複地告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