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正確教育和引導,培養孩子健康的競爭心態(3)(1 / 3)

孩子間的競爭是從爭搶玩具開始的。幾個孩子在一起玩耍,經常會為爭搶玩具而鬧矛盾。有的父母認為這是培養孩子競爭意識的機會,因而鼓勵孩子勇敢地爭搶,不要謙讓。但孩子間為了玩具爭搶得你死我活,就是好的做法嗎?謙讓與競爭並不是對立的,而需要區別對待。

教育孩子在競爭中謙讓一點真的會磨滅孩子的競爭意識嗎?其實未必,多一點謙讓,反而會使競爭變得更人性化。身處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們應該讓孩子用謙讓代替無謂的爭搶,讓孩子的謙讓成為他的競爭優勢之一。這樣孩子才不會因為謙讓而變得不思進取,並形成健康的競爭心態。

在媽媽的教育下,彤彤從小就懂得要謙讓別人。剛上幼兒園時,一個小男孩把彤彤的玩具機器人搶走了,她既沒哭也沒發狠搶回來。等那個小男孩玩了一會兒不玩了,把機器人扔在地板上時,她再撿起來,並對小男孩說:“你不玩了吧?那現在該我玩了,你不要再搶我的了。”

彤彤上大班了。一個星期天,彤彤的媽媽和幾個熟悉的朋友帶著孩子一起去爬山。一個孩子提議說:“我們比賽爬山吧,看誰先爬到山頂。”彤彤在幾個小朋友的邀請下參與了比賽。比賽中,大家都很賣力地爬著,就在即將到山頂的時候,有一段狹窄的小道。眼看在最前麵的彤彤就要率先到達山頂了,幾個小朋友慌忙地往前擠。彤彤沒有說什麼,主動讓開了道說:“你們先走,我正好累了,歇一會兒。”

在後麵的幾個孩子的父母看到了彤彤的做法,紛紛誇獎彤彤。幾個小朋友也明白,其實彤彤原本應是第一個到達山頂的。當然,也有一個孩子的父親數落彤彤的媽媽:“你的孩子怎麼這麼沒有競爭意識啊,現在的社會,人人爭先恐後,她倒好,‘歇一會兒’,自甘落後,這怎麼行啊?”對此,彤彤的媽媽隻是微微一笑。

我們選擇了競爭,但也不能丟棄了關愛和謙讓。不要為了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而讓孩子變得殘暴不仁,應該時刻不忘記教孩子謙讓。正是因為競爭原本是爭先恐後,甚至有時候是你死我活的,孩子的謙讓才顯得更為可貴,孩子會因為謙讓而贏得更多的尊重和歡迎。

不少家長表示,孩子因為謙讓經常受人欺負,所以教孩子學會對別人“狠”一點,也是為了將來更好地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然而,小孩子是非觀念不清,如果父母過早地教孩子打、搶、鬥、不能吃虧、競爭競爭再競爭,那麼孩子就會把“贏”作為唯一的目標。而最珍貴的“愛”卻無法從他身上找到,這樣孩子不可能擁有好心態。

當你的孩子相信善良和謙讓時,真誠和愛才會來到他的身旁。當你的孩子樂於做一個謙讓的人,不在乎因謙讓而與勝利失之交臂時,他才可以體會到這中間甜蜜幸福的滋味。否則,你的孩子總是什麼都去爭搶,抱著那種虎視眈眈的目光看待競爭,相信他一定不會獲得真正的幸福。

謙讓並不意味著孩子膽小怕事,不意味著孩子老實受欺負,相反,懂得在競爭中適時謙讓,可以讓你的孩子贏得更多的理解和讚美,認可和尊重。我們的孩子需要競爭,需要蘊藏著激情去打拚世界,同時,他們也需要平和的心態去競爭。要知道,競爭的勝利並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

8不要插手孩子間的競爭

為了讓孩子在競爭中獲勝,一些父母坐不住了,恨不得代替孩子參與競爭。有的父母給孩子提供各方麵的有利條件,協助孩子參與競爭,結果不但沒有使競爭起到提升孩子能力的作用,反而使競爭變了味。

小學三年級的劉罡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家人從小就對她嗬護備至,也對她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因此,在劉罡的記憶裏,媽媽的影子在自己的競爭和比賽中總是揮之不去。最近,劉罡班上搞了個手工製作比賽,媽媽覺得劉罡笨手笨腳,很難在比賽中獲得好成績,幹脆大包大攬,幫女兒剪了個剪紙讓她送去參賽。結果劉罡確實得了第一名,但她一點都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