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好笑,織州和寧國這對老冤家,在這兩位女中豪傑上位後,由於都是有著更廣闊天地在等待的那種,居然前所未有地聯合了起來,並且一致為複興耀朝而努力,也真是讓人感慨天意弄人,那之前的百年亂戰,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至於另一邊,則是被摁下去的反對派,暫時掀不起風浪的一幫人,但看他們隱約的不服氣和憤恨,就知道這幫家夥還有得收拾。
盧直屬於來得比較晚的那一類,朝殿中諸人拱拱手,就準備忝陪末座,卻不想,川神秀直接開口道:“盧大人,請上前來入座吧。”
那邊的樞赤蓮居然也指了指僅次於她的一張位置,表示你的座位在這裏。
盧直眉頭挑了挑,這兩位的表現有點詭異啊,平日裏雖然對他也挺禮遇的,但還沒有像這樣在大庭廣眾之下一副“我很看好你”的器重模樣,實在是因為,川神秀屬於“知根知底”的那類合作者,已經不在乎這些虛禮,樞赤蓮則是和他相處良久,知道了他一些秉性,知道他誌不在朝堂,因此,也不想刻意用那些老套手段來籠絡人心了。
有情況。
“多謝皇令使!”
他也不矯情,來什麼接著就是了,完全沒必要遮遮掩掩,他對自己現在的實力還是挺自信的。
諸路諸侯和各大將領們都有些異色,雖說盧直的功績頗多,但大多數並沒有張揚,在群臣麵前還有些知名度不足,這會兒忽然能坐到前排,肯定有人心中非議。
然而到了現在,沒人敢再在川神秀麵前跳出來嘲諷,那是嫌把柄不夠多,不夠長,然後上趕著讓川神秀砍腦袋麼?
盧直徑自坐到位置上後,會議也就開始了,中規中矩,多為各方報告進入耀京後的一係列措施成效,也算是一場工作彙報會議,為即將到來的麵聖覲見做功課。
按照眾人的述說,進入耀京後,安民賑濟,治安維持,市政修複等等工作都陸續順利推進之中,通過以工代賑、盤活經濟、刺激商貿等手段,也有力促進了已經死水一潭的耀京經濟恢複,總體情況向上良好。
功勞麼,大家自然堆到了川神秀的頭上,各種阿諛之詞,歌功頌德之馬屁,真是如潮洶湧。
川神秀笑眯眯地聽完,才指著盧直說道:“我知道各位之前很是詫異,為什麼這位盧直先生進來後,我會讓他坐到前排來,比大多數身份更高貴,地位更尊崇的諸侯大人還要前排,這是因為,大家現在所讚頌的政策,到有一多半是他提出來的,也因為這些政策,整座京城都在肉眼可見地恢複活力,百姓對我們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甚至於……”
看著許多人麵露詫異之色地看著盧直,她滿意地點點頭,然後道:“連我們未來的女皇陛下,也已經對他的賢德有所耳聞,諸位可知曉了?”
諸侯們帶著疑惑,卻不敢置疑,盧直卻直覺有點不對勁,今天川神秀怎麼像是在給自己刷聲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