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耀朝諸侯們來說,進入耀京後,川神秀一手力主的治理措施簡直不可理喻,各種大手筆的花錢簡直就是在不拿錢當錢,尤其很多公共工程,不僅花費巨大,而且短期內看不到什麼效益,投入進去簡直是拿錢打水漂玩,所以並不缺乏暗中等著看笑話的人在。
驟然一看的話的確如此,比如修繕城牆,清理廢墟,修路鋪橋等等,都需要人手,而且需要很多人手,招募人手就要用錢,此外需要無數建材,購買建材還是要錢……這種耀京大裝修一樣的大工程,用錢的地方可真是海了去了,諸侯們隻是粗粗一算,就心痛得要命。
這些錢如果給他們,能招多少兵,囤積多少軍需物資啊!
隻是可惜,他們的眼光終究被時代所局限,隻算了明麵上的支出,並未算支出的方式、投資後獲得的收入等更進一步的預期獲得,更沒有算無形中的政治收益,也就是俗稱的民心。
結果,真正按照計劃進行運轉後,這些人赫然發現,原來還可以這麼操作!
川神秀並未直接用銅錢、白銀、黃金等貴金屬貨幣作為報酬,而是用戰亂時最硬的硬通貨,糧食,來充當招募工人的報酬,在富裕、小康人家來說,這種報酬的吸引力小了點,可對底層民眾,尤其是這個亂世天下中掙紮求存的底層民眾來說,卻是救命的!
對川神秀來說,她會缺糧麼?當然不會!不提北地諸侯們南下前準備有多充分,就說她輪回士的身份,直接通過主神就能用幾個積分,兌換出足夠淹沒耀京的糧食了,糧食對她來說反而是最廉價的!
有了糧食,就有了工人,自然也有了熱火朝天的建設,大大帶動了木料、石料等建材的需求,這又一步增加了工作崗位,擴大了人力需求,然後繼續用糧食為酬勞,又能擴大就業。
人們有了糧食,有了工作,也就有了穩定,多餘的糧食和其他物品就形成了交易需求,加上聯軍穩定京畿的努力,使得治安安全係數大增,一時間聞著金錢味道的商旅紛至遝來,不僅帶來了大量而豐富的其他商品,也帶來了現金流,用來購買居民手中的剩餘糧食等物,好流通到外地繼續贏利,這麼一來,市場也開始繁榮起來。
甚至於,在盧直的建議下,借助各方都對聯軍抱有信心的時候,川神秀還推出了以“信譽”和手中充足的糧食為擔保的紙幣。
這種紙幣與真正的國家通行紙幣還是有差別的,畢竟耀朝人們還沒有紙幣運用的信心和基礎,所以,它們更多時候是作為一種借貸憑證來使用,用於建立信用。
先是小範圍地用於急需周轉,卻貴金屬資金不足的人群,後來人們一看,這紙幣信用很堅挺,因為這些紙幣有諸侯聯軍的糧食儲備為信用擔保,隨時能兌現,而且很方便,比起銅錢、白銀、黃金之類金屬重物,可是能輕鬆隨身攜帶。
慢慢的,在一定範圍內,這些紙幣已經成為耀京中貨幣流通的重要一環,被人們所熟悉和認可。
眾所周之,鑄幣權是何等重要的金融權力,當紙幣流通成為現實,隻要其信用不崩潰,掌握鑄幣權的政權就擁有了充足的資金流動性,還能通過兌換比例的調整,賺取更多金融價差,更是能在深度參與經濟後,通過資金流動的操縱,加強對地方的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