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鬆穀堡(2 / 2)

唯有往北邊走,水土條件不太優越,糧食產量相較南方不甚理想,故而一直無法吸引足夠的人口前來聚落開發,發展程度自然也提不上去,乃是織州除了進行長期戰爭的地帶外,最貧瘠的地區。

除此之外,安全問題也一直困擾著這裏,毗鄰著的邊塞九衛帶來巨大壓力不提,由於臨近草原,時不時就有馬匪,乃至更北邊的遊牧強盜尋隙南下劫掠,還有不少十萬大山的凶獸會跑出來傷人,治理難度很大,也影響了地區發展。

“說起來,北方諸地裏,若隻考慮安全問題的話,遠鬆地區反而稍稍好一點。”勾六介紹了織州北方情況後,忽地說道。

盧直趕緊問道:“怎麼說?”

“遠鬆地區雖然比織州北方其他地方更加偏僻荒涼,偌大的地方隻有兩個村子屬於有效的管轄地,卻也因此不怎麼顯眼,很容易讓人忽略,連北邊的蠻族都知道,在那裏撈不到什麼油水,自然就少有人願意去打秋風,一來一去,還不知道能不能搶夠糧草錢呢,豈能幹折本的買賣?”

也不知道勾六這算不算安慰自己,盧直歎了口氣:“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也算是一件幸事吧,不過……遠鬆到底還有多遠?”

勾六看了看遠方:“我們剛過的城池是北泉要塞,那是織州北方門戶,扼守十萬大山斷口區域的主要城池,通過了那裏,就已經進入墾殖區,遠鬆地區也是墾殖區之一,位於西北部,應該快到了。”

織州和宣國接壤的區域正處於十萬大山東西兩脈斷口處,這個斷口最狹窄的地方也有十多裏,而且平地旁的山地坡度不大,很容易被滲透。

因此,無論是織州方麵用以扼守斷口的北泉要塞,還是對應著的宣國方麵南方防線,都要在城池關卡之外設置前置哨所,萬一有戰事,能及時預警。

隨著諸侯割據遷延日久,這些前置哨所周圍又多有閑置土地,慢慢有無地流民聚落而居,逐漸發展成村落,於是官方順水推舟,將這些原哨所改成了墾殖區,並通過登記造冊等官方程序,將這些墾殖區納入了管轄範圍。

這麼一來,這些墾殖區在實現預警功能之外,還能負擔一部分稅賦,增加諸侯管理的領土麵積,有需要的時候,還能賜給封臣,用以收買人心。

盧直得到的“封地”就是這樣性質的東西。

隻是眾人並沒有像勾六所說,很快就到,又前行了大半天,轉過好幾個山口,才看到一片被鬆林包裹著的山穀,以及穀地中一個簡陋的村落。

這裏是遠鬆地區唯有的兩個村落之一,地圖上標注的是“鬆穀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