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年來網絡技術飛速發展,日新月異,網絡條件下意識形態工作在極短時間內可能就會呈現出新形勢、新狀況、新問題、新趨勢,然而通過近幾年的研究可見,學界所提出的對策、觀點仍舊大同小異,少有與時俱進、針對性強、可行性強的創新,且強調政府等機構進行監督、管理、教育的措施較多,而保護、滿足人民群眾需求、以人為本的對策相對較少。
綜上所述可知,盡管互聯網時代條件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這一課題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學界對互聯網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提供的機遇、形成的挑戰有了初步的認識,並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對策,但仍有待進一步深化和拓展。
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有:對概念的認識存在分歧,重複性研究較多,對策分析停留於形式,指導意見尚未形成。由於研究的視角和領域不同,學術界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具體內容表述不一,有執政黨意識形態、主流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等,對於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內容究竟是什麼尚無比較明確的認識。此外,盡管網絡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網絡條件下意識形態工作在極短時間內就會呈現出新形勢、新狀況、新問題、新趨勢,然而從2007年至2013年,學界相關研究大同小異,一些研究成果多停留於口號式的理念或者形式化的實踐途徑,少有與時俱進、有針對性的創新,少有建設性意見。也因為此,較為成熟的理論觀點和較具實效的指導性意見尚未形成。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統計報告(2014年1月).
[2]鄭潔.網絡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研究綜述[J].新疆社科論壇,2010(5).
[3]吳玉榮.互聯網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博士論文,2004.
[4]張衍前.網絡時代執政黨意識形態危機及對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博士論文,2005.
[5]張驥,方曉強.論網絡文化對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影響[J].求實,2009(2).
[6]張誌輝.網絡條件下意識形態建設研究[D].南開大學博士論文,2010.
[7]張靜,周三勝.論網絡傳播條件下黨的意識形態建設[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5(6).
[8]袁其波.互聯網時代我國意識形態麵臨的挑戰與對策[J].社會科學論壇,2008(10)(下).
[9]幹敏敏.論網絡時代我國的意識形態建設[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09(4).
[10]郭明飛.互聯網時代我國意識形態工作麵臨的挑戰與對策[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雙月刊),2009(6).
[11]顧洪英.信息網絡化條件下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J].社會科學家,2009(9).
[12]楊靜嫻.網絡時代我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邊緣化及維護[J].理論月刊,2011(7).
[13]楊麗敏.互聯網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J]前沿,2013(14).
[14]邱小玲.論執政黨在網絡技術條件下的意識形態建設[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07(4).
[15]陶文昭.網絡時代的意識形態建設[J].思想教育研究,2007(4).
[16]楊永誌.增強互聯網對我國意識形態正麵影響力的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1).
[17]秦維紅.網絡條件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策略和對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5).
[18]劉忠厚.信息網絡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新探[J].理論學刊,2009(2).
[19]趙諍.信息網絡環境下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9).
[20]李興平.當前網絡文化與我國社會主流意識形態調適發展的新認識[J].甘肅理論學刊,2013(1).
責任編輯 吳自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