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互聯網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研究綜述(2 / 3)

綜上,學界對於互聯網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麵臨的挑戰羅列的方麵較為全麵,卻也多有重複。筆者認為挑戰主要集中於三個方麵:一,互聯網信息紛繁蕪雜,泥沙俱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我國意識形態防禦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網絡技術優勢,處心積慮,變本加厲,意識形態滲透無所不在;三,互聯網時代,如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尚未找到有效途徑。

三、互聯網時代條件下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對策

麵對挑戰,如何在互聯網條件下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是極端重要的工作。

邱小玲認為,互聯網技術條件下意識形態建設的創新路徑有:建立宣傳主流意識形態的政府主導型網站,確保執政黨的意誌在上層建築領域內的優勢和導向作用;在互聯網技術條件下,正確對待社會意識多元化,增強主流意識形態的包容性;在世界意識形態舞台上,掌握網上輿論主動權;建立和完善互聯網管理體製,保證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安全。[14]陶文昭提出,要搞好網絡時代的意識形態建設,需要將主流意識形態以鮮明的內容和鮮活的形式呈現在互聯網上,擴大和強化其優勢地位;要切實加強對互聯網的管理,對破壞和幹擾主流意識形態的言論進行控製和約束;要增強主流意識形態的吸引力,並在內容和形式上與時俱進。[15]楊永誌提出,增強互聯網對意識形態的正麵影響力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麵入手:必須建立有利的“互聯網輿論機製”;必須建立專門的“互聯網監管機構”;必須不斷推出豐富多彩的“互聯網施教形式”。[16]袁其波建議:加強互聯網上馬克思主義陣地建設;把握互聯網上的輿論控製權;注重網絡時代民族文化的保存;大力發展信息產業,提高網絡技術水平。[8]關於加強在互聯網條件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對策,郭明飛言簡意賅地提出:攻守結合,主動出擊;疏堵相伴,加強引導;以人為本。[10]從增強互聯網輿論引導的角度來看,秦維紅提出:及時充分地公開信息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引導輿論的重要原則;專家學者型的“輿論領袖”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引導輿論的中堅力量;尊重和理解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引導輿論的主調。[17]劉忠厚認為,信息互聯網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應對策略有:加強互聯網文化建設和管理,唱響網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鞏固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地位;建立規範有序的互聯網信息傳播秩序,切實維護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積極推進我國的“互聯網民主”進程。[18]趙諍認為,要積極建設網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傳播陣地,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營造良好網絡環境;完善網絡管理的保障體係,切實維護我國意識形態安全。[19]李興平認為,基於網絡的開放性、虛擬性、技術性與意識形態、思想文化的雙重性,我們在保護公民網絡空間不受侵犯和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礎上,要堅持政府對網絡主導權的管理,完善網絡法製建設,維護國家安全,用開放包容的科學態度創新網絡文化語境中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首先,推動用網絡語言表達重塑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宣傳教育形象。其次,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引領網絡社會思潮。第三,增強中國特色網絡文化發展觀的建設和創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