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析公共政策有效執行的影響因素(2 / 2)

(3)政策執行者的利益傾向。政策執行者的自身利益、需求和行為也影響著公共政策的有效執行。要使政策執行者在執行政策的過程中始終保持絕對的“價值中立”實際上是難以做到的。如果一項公共政策威脅到自身利益,那麼執行者無論出於公心或者私心,都有可能抵製這一政策,因而就使得該項政策很難順利有效地得到執行。

三、公共政策執行的政治環境因素

任何公共政策都是在一個具體的政治環境中運行,政治環境因素對公共政策的影響貫穿始終,從製定時候的科學性考慮,到最後的執行過程,都影響極深。集中體現在目標集團對政策執行的影響。

(1)目標集團的影響。目標集團是公共政策直接作用的對象,一定的公共政策通常是以一定的集團作為對象的。公共政策目標能否達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目標集團的態度。目標集團順從,接受一項公共政策,則該項政策執行的風險小,成功的可能性大;相反,如果目標集團不順從,拒不接受一項公共政策,則該項政策執行的風險大,失敗的可能性大;同樣,如果目標集團隻是部分地接受一項公共政策,則該項政策執行的難度增加,風險增大,成功的可能性減小。

(2)政策執行缺乏監督。正如美國著名行政學家埃莉諾·奧斯特羅姆所指出的,“在每一個群體中,都有不顧道德規範、一有可能便采取機會主義行為的人;也都存在這樣的情況,其潛在收益是如此之高以至於極守信用的人也會違反規範。因此,有了行為規範也不可能完全消除機會主義行為。”政策執行的監控不力,直接影響著公共政策的有效執行,我們需要對政策執行的情況進行監控。

總之,作為政策執行者的人,是具備一定的政策執行能力、知識、價值取向和行為習慣的,這些方麵須賴於整個政治社會化過程的的作用。強化政治社會化功能,增加人民群眾的政治參與機會和政策認同感,能實際參與監督,使更多的人能夠理解政策目標,並且為政策目標的實現而努力,進而為有效的政策執行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參考文獻:

[1]錢再見.論公共政策執行中的偏差行為[J].探索,2011(4):63-65.

[2]錢再見,金太軍.公共政策執行主體與公共政策執行“中梗阻”現象[J].中國行政管理,2002(2):56-57.

[3]金太軍,錢再見,等.公共政策執行梗阻與消解[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150-153.

[4][美]丹尼斯·C·繆勒.公共選擇理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192.

[5]金太軍.政策製定體製中的信息係統[J].中國行政管理,2001(4):54.

[6][美]埃莉諾·奧斯特羅姆.公共事務的治理之道[M].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2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