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演員理解人物體現人物淺談(1 / 2)

演員理解人物體現人物淺談

體育藝術

作者:李為臣 馬紅格

[摘要]:演員塑造人物形象的工作,概括說來不外乎兩方麵,一是理解人物,一是體現人物。理解人物是體現人物的前提,體現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結果。

[關鍵詞]:演員 理解人物 體現人物

理解人物和體現人物,演員塑造人物形象的工作,概括說來不外乎兩方麵,一是理解人物,一是體現人物。

一、把握人物性格基調

演員塑造人物形象的工作,概括說來不外乎兩方麵,一是理解人物,一是體現人物。理解人物是體現人物的前提,體現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結果。演員對所扮演的人物隻有深刻理解了才能生動地體現出來。演員塑造人物是把劇作者用文學手段刻劃的人物形象進行再創作,變成直接可見的,具體的午台、銀幕形象,使劇中人物從劇本中走出來,使我們更親近、更理解他。所以,理解人物最直接的依據是劇本。演員是在分析、研究了整個劇本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理解自己扮演的人物。

理解人物,就是去測定性格的深度,去探尋他的潛在動機,去感受他的最細致的情緒變化,去了解隱藏在字麵下的思想,從而把握住一個具有個性的人的內心的真髓。理解人物首先要抓住人物的性格基調。性格基調即人物最本質最核心的方麵和人物思想、個性的主要特色。演員把握住人物的基調,再進行“光彩濃淡的描繪”,“感受他的最細致的情緒變化”,才能做到萬變不離其宗,既體現出人物多方麵的色彩變化,使人物形象豐滿動人,又不至於把人物演偏了,離開他的基本性格。

演員要反複鑽研劇本,分析每個情節,琢磨人物的每一句話,透過字裏行間探索人物性格,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在心目中形成角色的雛形,這才有在舞台、銀幕上塑造鮮明形象先決條件。演員主要是通過研究劇本理解人物,但僅止於此就不夠了,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徑是深入生活。生活是藝術創作的唯一源泉,演員對人物隻有理性的分析理解和一般的感受是理解不深也演不好的,他需要從生活中獲取對人物直接的感性體驗,積累豐富的創作素材。可以說演員生活經驗的多少、生活閱曆的深淺是創作人物時理解人物、體現人物如何的決定性因素。卓別林說過:“我並沒有什麼使觀眾發笑的秘訣,我隻是了解到人情的某些真理,並把這些真理應用到我們的職業上來。我們的一切成功歸根結底都不過是一種對人的認識,不論這人是商人、店主、編輯或者演員”。

“演員的表演,一舉一動,音容笑貌是具體的,他要把一個人整個地端到銀幕上,因此他應當盡可能地接觸到與劇中人物相近似的活生生的人,親自感受他們思想的火花,情感的波瀾,脈搏的跳動,他們的言談笑語,行動舉止”。因此,演員的生活素養、思想修養、藝術修養與專業技巧,對於創作來說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另一方麵,演員是在劇作家所創造的文學形象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這個文學形象是劇作家以文字和語言創造出來的。它是有它自身的客觀標準的,即它在一定的程度上,或者說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給演員的創造以規範。

從這個意義上講,演員的創造永遠也不應該是自我表現,他總是在創造一個與自己不很相同,甚至是很不相同的另一個人物,一個特定的角色。既然演員的創作必須從自我出發,即根據自身的條件與自己各方麵的修養去創造角色,但是又必須要創造出一個與自己不很相同或者說是很不相同的人物形象,因此演員與角色之間就不可能不存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