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彈奏技巧的培養
音樂表現力的強弱還與彈奏技術水平的高低密切相關。可以說,彈奏技術製約著音樂表現力的發展,良好的情感表現又能促進技術水平的提高。如果隻注重技術技巧的訓練,而忽略對情感表現的培養,再好的音樂彈出來也是枯燥乏味的;同樣地,情感表現得再豐富,如果不能與彈奏技術相配合,也隻能是紙上談兵。鋼琴演奏技巧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經過刻苦的、長期的練習。
首先,是對手指的靈活性和控製能力的訓練。這項訓練主要包括手指能快速、均勻並準確地跑動,並能很熟練地彈奏出各種音色變化,自如地掌握連音、頓音等彈奏方法。總之,十指動作要迅速而準確,太快或太慢都會影響音樂作品內容的表達。其次,要加強腕臂的訓練,培養重量彈奏法的運用。這項訓練可並采用慢觸鍵、低觸鍵、深觸鍵及力量橫向轉移的技巧,從而使奏出的旋律柔和、優美、連貫。另外,還要注意培養和訓練學生彈奏八度及和弦的能力。八度訓練要在奏法上基本掌握彈跳、柔和、連貫和歌唱性等各種不同奏法。和弦訓練則要注意解決指尖的挺立、掌關節的支撐、手腕的控製、手臂的放鬆及肩部力量的下放等。
4對作品的分析
古鋼琴音樂到現代鋼琴音樂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鋼琴作品風格自然會因創作的時代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在研究某一音樂作品的風格時,不僅要注意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的創作風格,還必須深入分析該音樂作品的性質、特點等,使演奏盡量符合樂曲的內容,從而準確地表達作品的創作風格,這也是彈奏樂曲時首先應該明確的。另外,音樂作品的節奏與速度等也會因時代背景和作曲家的風格差異而不同,彈奏時也應注意。
5對音樂理解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對音樂的理解力也是至關重要的。演奏者若不能正確理解作品的風格和情緒,其技術水平再高超也是徒勞。因此,教師應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音樂理解力。想象力是學生提高彈奏能力的重要因素,對音樂的表現力有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開始時就應通過解說、示範、比喻等方法啟發學生的形象思維,鼓勵他們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對樂曲進行合理、豐富的想象。音樂是一個創作性的活動,鋼琴演奏則是音樂創作的升華。學生的音樂創造力需要一個潛移默化的培養過程,必須經過長期學習和積累才能逐漸形成。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更好地演繹鋼琴音樂而努力。
6結語
對音樂的表現力是鋼琴彈奏的重要組成部分,鋼琴教師應積極探索在教學和學習中的規律,采取有效策略,將鋼琴彈奏技巧訓練和對音樂的表現力緊密結合,從而促進學生鋼琴演奏水平的全麵提高。
參考文獻:
[1]孫明珠.論高師鋼琴教學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J].北京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4):77-80.
[2]樊禾心.鋼琴教學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