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糾正學生死記硬背記憶公式的模式。在閱讀時提醒學生要理解記憶,切不可死記硬背。同時,要注意知識間的聯係,比較記憶。
(5)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數學書籍。數學是一門與現實生活聯係緊密的學科,而課外的許多數學閱讀教材內容妙趣橫生,引人入勝,故事性趣味性極強。通過閱讀課外教材,學生會被其深刻而活潑的形式吸引,長此以往,學生必定會產生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科學的數學思維。所以,學校要轉變觀念,變應試教育為培養素質。在新課程背景這樣的大環境下,學校應認真貫徹素質教育,為學生的課外閱讀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比如,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留出更多的課餘時間,讓學生閱讀有益的課外書,比如數學史或者智力趣題等方麵的書籍,增加學生數學閱讀的興趣。
(6)引導學生解讀數學應用題。高考應用題已經逐步走向成熟,而我們的教材也在編寫的過程中,在應用題上占據了很大的篇幅。應用題使學生可以最直觀的體會到數學知識的現實價值。然而,在現實的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學生對應用題型很是忌憚。在講解應用題時,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會根據題目,建立適當的數學模型,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從而為正確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打好堅實的基礎。
(7)課前閱讀教材預習新課,課後閱讀教材複習學過的知識,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在教學時應該主動地鼓勵學生預習新知,及時複習學過的知識。隻有這樣,我們的學生才能真正地實現高效學習。
(8)我們教師發揮應有的指導作用,幫助學生選擇優秀的課外讀物。幫助學生理解和積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這樣學生就會自覺的閱讀。一部好的課外讀物往往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引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可以預見,數學閱讀打破了以往數學課堂上單純地以教師講解為主的傳統教學,學生真正地參與到了教學過程中來,成了真正意義上“教學的主體”。主動地進行數學閱讀,是一種科學有效的學習數學,提高數學成績的方法。所以,我們應該重視教法和學法的改革和創新。我們所有的數學工作者應該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徹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進行數學閱讀。同時,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在基礎教育改革逐漸深化的今天,我們廣大的數學工作者也必須從自身做起,積極提高自身的素質,編製出學生感興趣的數學教材,以吸引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數學,真正享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參考文獻:
[1]沈菊萍.對中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12):18.
[2]李偉.關於新課程中重視數學閱讀的思考[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23(3):17-21.
[3]戚絢如.培養學生數學能力初探[J].六安師專學報,1999,15(2):88-90.
[4]徐建國.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學數學雜誌,2005(1):7-9.
[5]胡理華.淺談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J].數學通報,1999(8):7-8.
[6]顏廷娟.淺談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5,19(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