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仿精彩篇章,學會布局謀篇
著眼於整篇文章的模仿練筆,要抓住課文某方麵特點,訓練學生構思成文,把讀落實到“寫”上。如學完了《聽聽,秋的聲音》一文,可讓學生模仿文本,仿寫二、三個小節的詩句。學生是這樣寫的:聽聽,秋的聲音,小蜜蜂扇動翅膀,螞蟻搬運糧食“嗡嗡”“嗡嗡”“嘿喲,嘿喲”是和花朵告別的聲音。是它們勞動的號角……
有了範文的引路,就連平時最怕寫作的學生,也寫起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既有仿效,又有創新,真正體會到寫作的快樂。
(五)仿表現方法,學會豐富表達
《難忘的一天》結尾是這樣寫的:離開展覽館,我興奮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天,仿佛格外的藍;陽光,仿佛更加燦爛。我告訴學生:這段話通過對景色的描寫,襯托了作者愉快的心情,我們寫作文時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於是學生有了這樣的描寫:今天我考了第一名,放學後我像一隻快樂的小鳥飛出了教室。一路上,路旁的花兒在向我微笑,小草在向我點頭致意,枝頭上的小鳥也在為我唱歌祝賀。教學中,老師如果能進行恰當的點撥,相信我們的學生就能在以後的寫作中有意識地運用這種表達方法。
二、拓展練筆。
(一)升華體驗,擴展情節
情節擴展即把課文中寫得比較概括、簡略的情節加以擴充、拓寬,讓學生以自己的生活經驗去詮釋空白,讓文本變得更豐滿。如《女媧補天》中對女媧如何找五彩石,隻用“幾天幾夜”一筆帶過。我就抓住這一空白點讓學生進行隨文小練筆。有的學生寫:“女媧翻過了許多座高山,淌過了許多條小河,好不容易找到了紅、黃、藍、白四種石頭。此時的她饑渴不堪,就來到小溪邊喝水。就在女媧俯下身子喝水時,她驚喜地看到清澈的溪底躺著一塊青色的石頭!女媧激動不已,寶貝似的拿起石頭放入懷中。”通過練筆,學生在神奇的想象中,感受到女媧補天的艱難,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學生的靈性在這裏得到充分地釋放,表達能力得到有效地培養。
(二)運用插圖,豐富內涵
教材的插圖直觀形象,也是進行練筆的一個非常寶貴的資源。根據插圖的種類,我們或啟發學生繪聲繪色地敘事,或栩栩如生地狀景,或神形兼備地寫人,或身臨其境地談感受……既釋放了學生的表達潛能,又充實了文本內容,豐富了文本內涵,一舉多得!
(三)放飛思緒,續寫結尾
有些文章寫至高潮時,便急鋒收筆,看似結尾,卻雋永無窮。如:《燕子專列》課文最後一句:“燕子在車廂裏嘰嘰喳喳,好像在向人類致謝。”可啟發學生想象: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隻小燕子,會對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說些什麼?
每次的隨文小練筆隻要找到讀寫結合的連結點,有效實現讀寫整合,就會提高閱讀教學中語言文字訓練的強度,使閱讀教學有益補充,也會是作文教學的輔助手段。
作為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要善於捕捉機會,為學生架起讀寫結合的橋梁,相信我們會看到學生的能力素養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2]楊曉紅.善用文本,讓讀寫結合有效有趣[J].小學語文教師,2009(6):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