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不僅可以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在不同的情境中去學習和應用化學知識,同時還利於教師實施個別化教學,教師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各種反饋信息,並根據所得信息,有針對性的及時進行輔導;學生可以及時根據自身行動的反饋信息,逐步形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從而,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真正摒棄過去教師在講台上口若懸河地講,學生僅被動接受的局麵,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把握節奏,注重整合,努力構建多媒體輔助教學中新課程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標準指出:“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根本目的在於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擴大信息時空,提高學習效率”。在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時,應緊緊圍繞新課程要求,圍繞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有效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在中專化學新教材中,有些難以表達的理論,學生在感悟這些知識時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可以模擬微觀世界輔助講解,使得這一內容的呈現方式、師生互動方式得到改變。
六、運用多媒體可優化化學試驗
1、增強實驗的可見度,強化實驗的演示效果。高一演示金屬鈉和水的反應實驗中,過去是鈉與水在大燒杯中反應,而現在利用投影儀,可改在方型投影試管中進行,向盛有滴加酚酞的水中,加入金屬鈉,學生可以在投影屏幕上清晰地觀察到“浮、遊、熔、響、紅”等現象,實驗效果明顯提高。
2、模擬有毒、有害物質的實驗,減少汙染。許多化學實驗有毒,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操作不當,就有可能發生意外事故。因此,化學實驗中一些錯誤操作,隻能靠教師講其錯誤的原因,以及錯誤操作可能帶來的危害,卻不能用實際操作實驗證明,否則會造成危險。而電教媒體進入課堂,這種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用計算機動畫模擬這些錯誤操作,它可將步驟分解,放慢動作,不僅把錯誤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渲染氣氛,學生看後印象深刻,加深對錯誤原因的理解。
3、模擬化工生產過程。對一些化工生產過程,如接觸法製硫酸,氨氧化法製硝酸等學生大多數未見過,缺乏感性認識。用多媒體計算機可形象、逼真地表現出每一步生產過程,對於各個環節也可反複演示或局部放大,加強感知,強化記憶。
4、模擬化學反應過程。模擬無機或有機化學反應過程,使學生看到化學鍵的斷裂和重新組合的過程。通過畫麵動靜結合的形式,直觀形象地分析了化學平衡的動、定、變三大特征,使較為抽象的概念容易讓學生理解,便於記憶。
5、運用多媒體教學,能促進化學教學的全麵改革。多媒體教學的開展,能幫助人們逐漸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實現教學思想上的兩個轉變,即從單純的重視教,轉變為既重視教又重視學;從單純的重視傳授知識,轉變為既重視傳授知識又重視能力培養。還能幫助人們逐漸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促進教學形式手段,從單一化轉為向多樣化發展。
總之,充分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既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又有助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更有效地優化了化學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