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性:完整性指的是在符合一定原則的情況下,會計信息所反映的內容是完整的、沒有遺漏。
相關性:相關性指的是會計信息要和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需要有關,對於不同的使用者來說,會計信息要滿足他們不同的要求,能夠幫助使用者進行決策,使決策者能夠預先進行合理的判斷,從而做出準確的決策。
重要性:重要性指的是使用者選取的某些會計信息對該使用者做出決策的影響程度,假如某一條會計信息將對使用者做出決策產生嚴重的影響,那麼,這個會計信息的具有很高的重要性。
可理解性:可理解性指的是會計信息能夠供人理解程度的高低,如果會計信息想要表達的意思模糊不清,將會對使用者造成影響,使會計信息的質量降低,會計信息的可理解性主要表現為簡明、清晰、容易理解。
2、會計信息質量評價的理論標準
會計信息質量評價的標準從理論上來說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即會計信息使用的質量標準和會計信息提供的質量標準,會計信息質量的可靠性和相關性是這一項會計信息是否會被采用的關鍵。會計信息是否可靠和相關可以由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來進行判斷並加以區分的,使用者會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采用某項會計信息,在這個選擇的過程中,會計信息的使用情況已經有所體現。
三、會計準則的變化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
為了適應我國不斷提高的市場經濟發展水平的需要,會計準則正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不斷改進,會計準則的不斷更新和完善,使會計信息質量評價標準也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變化。1992年我國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中會計信息質量的特征主要表現為客觀性、相關性、明晰性、一致性、可比性和及時性等。2006年我國財政部頒布的會計準則中規定會計信息質量主要表現為可理解性、相關性、可比性、可靠性、及時性、謹慎性和實質重於形式,該會計準則明確的體現了會計信息質量最新的八種特征。2014年5月我國財政部製定了最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在這份準則中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提出了新的規定,最新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主要體現在真實性、可靠性、完整性、合規性、有用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於形式、相關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等方麵,新的會計準則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更加全麵、具體,同時也使會計信息質量得到了更顯著的提高。
四、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性也在不斷提高,本文通過對我國近年來對會計準則的不斷修改進行探討,進一步分析了會計準則的改變給會計信息質量評價的標準帶來的變化。隨著會計信息質量評價標準的不斷完善,我國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也將不斷提高,更有助於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1992.
[2]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2006.
[3]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2014.
[4]張得心.會計準則要素與應用[J].四川水泥,2015(07).
[5]劉敏.會計信息質量特點及影響因素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5(11).
[6]胡椰青.會計信息質量影響因素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