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會多元主體合作的公共服務供給執行模式
創新公共服務的供給方式需要充分調動企業、社會組織、公民的力量參與,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實現公共服務供給主體的多元化,即由政府組織、社會組織、社區組織以及社會公民參與的多元主體創造和生產公共服務產品。以政府為主導、社區為基礎、社會組織為支撐的社會多元主體合作的、多層次、全方位的社會公共服務產品供給模式,改變了政府作為公共服務供給單一主體的現狀,改變了政府作為公共服務供給單一主體的現狀。社會多元主體合作的公共服務供給執行模式就是充分發揮政府組織的主導優勢,通過直接提供或創造公共產品、或者向社會、市場購買,服務於社會;發揮社會組織的優勢組織公共服務資源、吸引資金、強化行業自律,服務於社會;發揮社區的優勢倡導“鄰裏互助”、開展便民服務與誌願服務和“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為居民提供滿意的服務。甘肅省蘭州市“民情流水線”工程是一條黨群的連心線和“民心工程”,其核心內容是12345民情工作法,這一套比較規範化、製度化的辦法和措施是對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製”積極有效的探索。
(三)服務多主體、服務多方式社會公共服務執行模式。
社會公共服務通過提供或創造公共產品、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公共服務產品包括實物型產品和非實務型產品。這些產品中有許多是社會可以直接提供的;有些由政府可以直接供給的或者通過向社會、市場購買的。根據不同的服務需求項目,采取政府直接供給方式、市場購買方式、社會組織提供方式、誌願者服務方式相配合的、優勢互補的社會多元主體合作的公共服務供給模式。不同性質的服務項目,采取不同的運作方式。做到經濟性公共服務與社會性公共服務相協調。微利的、盈利的以“準市場化”方式運作;公益性的項目采取誌願服務的方式,以及培訓服務類、社會管理類項目委托給社會組織承擔等等。
參考文獻:
[1]宋興紅.優化公共服務創建社會服務管理新體係——淺談對公共服務標準化的認識[J].中國質量技術監督,2013.
[2]武樹幟.積極探索社會服務管理的新路子——以吉林省長春市淨月開發區永興街道為例[J].實踐創新,2011.
[3]閃淳昌.蘭州“民情流水線”:社會服務管理的新探索[J].行政管理改革,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