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醫院績效管理的實踐與建議(2 / 2)

醫院要加強對績效管理的認識和理解,特別是管理者要明白一個具有係統性的績效管理是由績效計劃、績效輔導與溝通、績效考評標準體係構成的,隻有這三個環節都能夠有效的實施和運行,形成完整、持續的工作鏈,才能真正發揮績效管理的真正作用。(1)醫院製定績效計劃要“量體裁衣”,計劃和目標的確立必須結合醫院實際,要根究醫院的戰略目標設定未來的發展方向。績效計劃和目標的製定應以醫院的現實情況出發,具備可行性和操作性。(2)績效考核關係到全院的每一個人,也需要全體員工的參加。因此,在實施績效管理前,要充分地在全體院中進行宣傳教育,讓科室主任和員工都認識到績效管理的重要意義,激發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實現績效管理在醫院中順利推廣。在製定績效指標和確定指標權重時,與員工溝通交流,積極采納其有效的建議。及時反饋績效考核結果,聽取員工的反饋意見,幫助其改進和提高。

(二)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體係

績效管理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績效考評體係的設置是否科學合理至關重要。醫院在設置績效考評體係時,應該注意以下方麵:(1)績效考評體係的建立應該根據每個崗位單元間的差異性,來劃分績效考核模塊。結合醫院崗位單元工作性質和風險大小,可將醫院分為醫療、醫技、護理、藥學、行政後勤五個模塊進行績效管理,實現它們之間一次分配績效結果的公平性。(2)考核指標要體現能夠體現不同科室實際。比如同為醫療績效考核單元內的重症醫學科、急診科、康複醫學科等臨床特殊科室,因與其他臨床醫療科室有區別,在製定績效考核指標,又應該根據崗位特點和科室的實際製定績效考核指標。(3)均衡績效考核指標權重。醫院是具有公益性質的單位,實施績效管理時,不僅要考慮經濟效益,更要考慮醫院的服務質量和社會效益。因此在設置考核指標權重時,除了保持成本控製、收支結餘等財務指標權重,更好保證醫療質量、醫療安全、醫德醫風等非財務指標占有一定的權重,符合公立醫院實行績效改革的初衷,確保醫院發展自身的同時,兼顧社會和群眾的需求。

(三)設立醫院績效管理部門

醫院績效管理工作是一個長期而且連續的過程,需要設立專門的績效管理部門來解決績效管理執行應用難的問題。專門的績效部門可以為醫院收集分析績效數據,實時監測績效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跟員工進行溝通反饋,幫助員工改進和提高。同時,組織績效考評,定期將考評結果報送財務科、人力資源管理科等,,讓財務科、人力資源管理科按照考評結果嚴格執行獎懲措施,使績效考核在醫院管理中真正發揮為人事管理、績效工資管理、質量管理等各個方麵提供依據,破除績效管理執行難的問題,將醫院績效管理體係落到實處,真正發揮績效管理的作用。

(四)建立醫院績效管理信息平台

醫院的績效管理體係有賴於醫院信息管理係統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在製定考核指標和確定考核標準時,原始數據需要通過醫院信息係統獲取。實行績效考評時,收集績效考評數據需要先進的信息係統,實現績效考評數據采集信息化。所以,醫院實行績效管理時,應該綜合HIS、PACS、LIS、RIS、手麻係統等信息平台,設置績效管理與考核指標為主導的全院性績效管理信息體係。通過績效管理信息平台,可以為績效考評部門實施醫院績效考評工作提供有效工具,實現績效評價數據信息化采集,提高績效考評結果的公正性、全麵性、準確性。同時幫助醫院管理層對具有戰略重要性的領域進行全方位追蹤,確保日常業務運作與醫院戰略目標保持一致性。

實施績效管理,推動醫院發展已成醫療衛生部門的共識。但是,我國醫院績效管理總體上處於一個相對低的層麵,正確認識醫院績效管理功能,解決醫院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深化醫院績效管理的內涵,才能提高醫院整理績效管理水平,實現醫院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魯雲敏.醫院績效管理的重點與考評標準的探討[J].西部醫院,2010,22(8).

[2]陳春紅,張惠琴.醫院實施績效管理體係的實踐與評價[J].當代醫院,2011,17(13):46-47.

[3]閔潔,王未,李詩,李長庭.醫院績效考核問題淺探[J].企業導報,2012(10).

[4]郭建軍.論基於新醫改體製下醫院績效管理[J].中國外資月刊,2012(1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