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應對電氣設備的故障探索設備管理模式(2 / 2)

三、控製電路和控製設備引起的故障

控製電路已經進入基本程序控製的軟件化階段,由硬件構成的部分已經變得很少了。利用軟件可以實現複雜的控製,使機器設備的操作及故障診斷等都變得很容易實現。由於控製電路的複雜性,當控製設備發生事故時,從外部進行的調查變得比較困難,一旦發生事故,往往需要一定的調查時間,有時甚至最終也查不出原因。

1.斷路器投入錯誤

每當設備進行檢驗修理或改造作業完工後,需要將斷路器重新投入電源,以便確認電路運行是否已恢複正常。生產設備的電源電路由動力電路和控製電路兩部分組成。一般來說,應首先激活控製電路的電源,繼電器和電磁開閉器不應發生異常動作,在確認沒有警報等其他異常情況後,方可投入動力電源。如果將上述操作順序反過來,一旦存在配線錯誤,或者具有保持功能的繼電器仍然保持著上次操作後的狀態,或者切換開關還帶著負載等情況,若首先激活動力電路,則有可能發生短路事故或者毫無預期的機器動作,導致發生人身安全事故和設備損傷。

2.線路電容對控製繼電器的影響

表麵上看是可編程控製器模塊的裝配施工,從實際運行來看,有時會出現繼電器動作不穩定甚至不動作。另外,常使用傳感器來控製遠處的電動機,使之起動、製動或調速。當控製線路附件有交流動力線路通過時,動力線路就會在線路電容的作用下在附件的控製線路中產生感應電壓,從而對控製裝置的正常工作產生不利影響。PLC和DCS等係統進行信號通信時,需要快速處理大量的信息,為了防止上述幹擾事故的發生,最好采用不受上述感應作用影響的光纜通信等專用通信方式。

3.線路絕緣處理不良的影響

正常運行的設備未經報警就緊急停車,如果出了事故,多數是發生了短路或者對地短路事故,在這種情況下,由於保護裝置已經動作,因此事故原因是可以調查清楚的。一般來說,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是很高的,有一個運行環節故障停機,整個生產線就會停止運行,這時在中央監控室會發出“停車”警報。隻有檢修完畢排除故障後,生產線才能恢複正常的運行,如果經常發生停車事故,其原因調查起來就會很困難,但是可以說基本上是電氣方麵的原因。

4.電磁接觸器燒損的背景

需要對運行中的負載頻繁進行起動、停止控製時,可以使用電磁接觸器。選擇電磁接觸器時,可以根據負載的性質及其運行特性選用合適的型號和規格。電磁接觸器的結構堅固,使用壽命長。主接點是電磁接觸器需要維護的主要部分。在工程實際中,一般根據運行時的聲音是否異常,或者通過觀察外觀來判斷接觸器工作是否正常,要想及時發現主接點的異常較為困難。有時發生了意外事故,事後回想起來才意識到當初的異常,但往往為時已晚。造成電磁接觸器燒損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設置場所的粉塵、環境空氣的溫度和濕度等的影響,絕緣劣化引起的故障電流的影響等,都可能引起電磁接觸器主接點燒損。

四、結論

電氣設備的故障會引起電力係統的事故,導致電力係統正常運行的中斷。應對電氣設備管理模式進行探索,研究更加科學合理的電氣設備管理模式,增強電氣設備運行的可靠性,提高電力係統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