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發展麵臨的劣勢與挑戰。中原城市群金融化水平在全國處在中等水平,金融相關比率低於平均值,銀行不良資產率偏高,地方性銀行很少,缺乏多元化的金融機構,現有的政策性銀行對區域經濟發展支持也很有限。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業務受行政區的嚴格限製,融資難和成本高成為物流企業跨地區經營的重大問題。物流企業在一級市場很難通過上市審核,進入一級市場發行股票和企業債券的物流企業也很少,中小物流企業和民營物流企業基本上被排除在證券市場之外。同時,中原城市群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優勢吸引了國內眾多的物流企業,如中集集團、中外運公司等;一些國際物流巨頭如DHL、UPS、TNT、Fed Ex等,其在資金、技術、管理、規模效應、物流網絡等方麵的優勢正顯現出來。而且,在倉儲、運輸等傳統物流領域已有多家本土物流企業,多年的積累已使其擁有了穩定的客戶和一定的知名度,區域物流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
四、中原經濟區物流金融業務發展的支持對策
1、樹立並強化發展物流金融的意識。在中原經濟區原有的物流中心基礎上,積極擴大物流服務市場,進一步拓寬物流服務範圍,不斷提升物流服務標準化和信息化水平,把物流服務逐漸延伸到價值鏈的其他環節。還可通過開通綠色通道、支持銀行參與與之簽訂戰略發展協議的物流企業的軟硬件建設,積極構建金融機構和物流企業溝通、交往的平台。
2、鼓勵金融機構進行物流金融創新。在現有的保兌倉業務、動產質押以及未來貨權質押業務的基礎上,金融機構應根據我省自身的特點,設計出有特色的金融產品。商業銀行應提高參與物流金融業務的積極性,擴展業務範圍,發展銀行承兌彙票、信用證、保函和物流保理等適合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授信業務。鼓勵商業銀行與A級物流企業開展物流金融業務,並注意風險控製研究,完善物流金融風險控製機製。
3、增強物流企業的實力。可通過設立政府專項基金為物流金融業務提供擔保;在政府招商項目中重點引進國際大型知名物流企業,並利用其豐富的經驗和先進成熟的模式帶動中原經濟區物流產業的發展;對開辦物流金融業務的金融機構和物流企業進行政策傾斜,適當給予貼息或稅收優惠等財政支持。
參考文獻:
[1]何明珂,錢文彬.物流金融風險管理全過程[J].係統工程,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