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對公職人員的政治思想教育
近些年來,國家在積極對公職人員政治思想方麵展開教育,舉行了一係列的活動,如:開展和鼓勵唱紅歌,讓他們牢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以及良好的生活作風。作為國家的公職人員,要始終牢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要從自身出發,端正自己所處的位置,恪盡職守,做到“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想群眾所想,思群眾所苦”嚴格要求自己、剛正不阿。
(2)加強對民眾治理腐敗的宣傳教育
針對人民大眾的治腐宣傳教育,需要政府積極引導人民對治理腐敗的看法。其中,以公民理性精神培育為重心塑造民眾理性人格,如:以理性、寬容的公民培育為重點,加強文化建設。廣大人民群眾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反官員腐敗的意識,同時政府部門要積極進行輿論熱點的引導朝著合情、合理、合法方向發展,為反腐倡廉建設營造良好的網絡廉政文化。
2、網絡反腐製度化建設
(1)健全打擊腐敗官員的法律法規製度
腐敗之所以會產生,歸根結底,還是由於現有的製度存在漏洞,因此一些腐敗官員分子,鑽法律的空子,在腐敗的同時,避免受到法律的製裁。教育是基礎,法律法規製度是保證。所以,針對官員的腐敗和違法亂紀行為,完善現有的反腐敗法律法規顯得十分緊迫並且任重而道遠。
(2)完善網絡立法製度
要想推進現行反腐走向成熟,就需要相關的法律法規得以完善。首先,要更好的完善網絡平台舉報製度,隻有完善了網絡舉報製度,實現官民互動,共同治理公職人員中的腐敗分子。其次,要健全網絡舉報人保護製度,單個網民力量十分有限,即使有的普通網民知道某個官員存在腐敗現象並且掌握一定證據,但是他們通常不敢輕易檢舉腐敗官員,因為他們害怕受到打擊和報複。再次,要完善網絡舉報信息真假的識別機製。健全網絡舉報信息真假識別機製,對避免一些冤假錯案發生具有重要的意義。最後,要健全官員財產網上公示製度。官員們的財產進行公示,這有利於人民對官員進行群眾監督,更加有利於各級官員執政清廉,作風正派。
3、建立民間反腐組織
在各級地方政府方麵,容易出現官員相互保護傾向,因此在各級地方政府可以建立民間網絡反腐組織,它是通過第三方組織建立的。旨在通過網絡平台,對參與者進行物質或是精神上的獎勵來吸引廣大民間網絡反腐主體自主參與。在組織創建過程中,要選舉組織機構、擬定組織條例、設置和儲備網絡信息員和觀察員,對本行政區域所發生的有關腐敗事宜進行詳盡跟蹤、觀察或調查,或者可以在網上進行披露。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有效防止各級地方政府的官員相互包庇現象,而且有助於保護民間反腐各參與主體的權益和使民間反腐組織走向規範化、製度化、法製化。
參考文獻:
[1]汪波.中國網絡監督與政府治理創新(1994-2012)—”四維製衡”視角透析[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2]陳濤編著.論語[M]雲南人民出版社.
[3]鄭杭生,江立華.中國社會思想史新編[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4]謝金林.網絡輿論生態係統內在機理及其治理研究[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3(7):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