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澄城縣小型灌溉抽水泵站運行現狀及對策(2 / 3)

2.1超期服役,設備老化,積病成險。

全縣142座泵站,有90%的泵站建成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至今已運行三十餘年,普遍存在超期服役,機組老化,電器設備大都采用老型號產品,封閉性差,難以購置到維修配件,電氣設備絕緣性能下降,安全可靠性明顯降低等問題。許多淘汰過時的設備仍在服役,給泵站的安全生產和經濟運行帶來巨大威脅。建築物工程年久失修,裂縫、沉陷、破損嚴重;閘閥、壓力管道鏽蝕嚴重,給泵站的運行管理帶來很大隱患,嚴重影響了泵站安全運行和效益的發揮。

2.2運行效率低,能耗超標,難以維持生產

大多數泵站維護不到位,即使安排維修,也隻是維持機組能勉強運行,實際上泵站工作性能下降,灌溉流量比額定流量小很多,泵站裝置效率低,水泵運行工況點常年偏離水泵的高效區。有些泵站由於機組老化嚴重,無法修複,出現了拚機組,拚電氣的現象,造成大馬拉小車和壓閘運行,嚴重影響了能源的輸出與利用,增加了能源單耗,降低了工程效益。泵站效率不斷下降,成本不斷上升,管理費用不斷增長,不少泵站已到了難以為繼的狀況,有些泵站的機組已癱瘓,多年不能正常運行。

2.3水源條件變化,影響泵站正常運行

全縣大多數泵站為河道引水式泵站,受河道水位、流量變化影響較大,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河道由於上遊不斷開采水資源、興建水利工程和人為活動等原因,致使下遊河道主流變淺、河道水位下降和水量減小等問題,造成泵站前池水位過低,進水量不足等現象,甚至有些泵站的前池已多年不見水,到了無法運行的地步。

2.4後期管理不善,工程長期存在“重建輕管”現象

全縣大多數泵站屬村級所有,經濟基礎薄弱,基本都交由個人承包,並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營虧的經營方式。承包人隻重視泵站的經濟效益,忽略了設備的更新維護。加之泵站多用於農田灌溉,供水效益低,致使大多數泵站長期處於設備失修狀態,灌溉效益進一步下降,運行費用進一步加大。目前多數泵站規章製度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強,造成運行管理無章可循。

2.5後續投入不足,更新改造進程緩慢

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業大發展的浪潮以來,全縣興建了百餘處小型泵站工程,至今已運行三十餘年,期間雖對個別工程有少量的補助資金,但工程規模小,且分布分散,地方配套資金更是匱乏,導致泵站建設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要求。

3發展需求

小型泵站是保證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重要水利工程,在農田灌溉、生態環境建設和彌補大灌區的不足方麵發揮著巨大作用。在農田灌溉方麵,小型泵站占有全縣29.1%的設施灌溉麵積,可灌溉11.08萬畝農田,從而保證了糧食生產,提高了果實的品質,使農民增收,農業經濟增長。在彌補大灌區不足方麵,小型泵站作為大型灌區的補充和填缺,不但提高了灌溉保證率,而且填補了大灌區不能覆蓋的區域。具有灌溉靈活性強、節水措施多樣,灌溉水利用係數高等特點,在大灌區不能實行高效農業和高效節水的項目,小型泵站可以實現。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麵,小型泵站增大了灌溉麵積,對灌區氣候將產生有利影響,使春、夏、秋三季白天氣溫降低,夜間氣溫升高,空氣相對濕度增大,地溫降低,蒸發量減少;增加農作物抗旱保墒能力,防止或減弱農業災害的發生。加之,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持續調整,目前灌區糧食和經濟作物麵積比已經達到3:7或4:6,櫻桃、核桃、蘋果等成為灌區農業經濟的拳頭產品。這些農作物對灌溉用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就是灌溉保證率高、次數多、周期短。因此,小型泵站在我縣水利設施建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於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激發農民種地熱情,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村建設步伐都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