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稅收流失成因及對策(2 / 2)

(3)稅製設計上存在弊病

縱觀我國的稅收製度可以發現,稅製設計跟不上經濟結構、稅源結構不斷變化的新形勢,也出現了所謂的稅收“真空”。如電子商務領域稅收製度就沒有跟上實際發展的需要,造成了稅收流失。

(4)稅收懲罰的力度和剛性不足

相對於西方國家而言,一方麵我國的稅收懲罰過輕。如美國的公司納稅人逾期申報,按應繳稅額的5%~25%罰款,對拒絕稅務人員審計的行為每次罰款500美元,嚴重的要查封產並判刑5年。而我國則僅僅是限期改正,預期不改的才處以輕微的處罰,很少有追究法律責任的。另一方麵,稅收處罰的剛性不足,例如,對於逃稅的處罰,刑法和征管法都作出了彈性過大的處罰規定,並且對偷稅罪的處罰還存在著刑法相關條款不完善的製度性缺陷。懲罰力度不夠,會提高納稅人逃稅的預期酬,增加其逃稅的內在衝動。

三、稅收流失的對策

1、消除“厭稅”觀念,提高公民的整體納稅意識

要消除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厭稅”觀念,一方麵應在做好納稅服務的基礎上,通過持續、穩定、深入地對全民進行“依法納稅”的宣傳教育,強化企業、單位和個人的稅收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麵加強預算體製改革,提高稅收征收、運用的透明性,使得稅收的相關活動能夠得到納稅人的監督,使納稅人能夠清楚地知道自身可以從稅收中得到的好處和利益,培養納稅意識。

2、實行結構性減稅

在未來應當繼續推行結構性減稅,堅持“完善稅製、適度減稅”的稅改政策,保持稅收與GDP及居民收入大致同步增長,使得納稅人能夠從經濟發展中獲得好處。同時隨著稅收法律體係的逐步健全和稅收征管能力的不斷提高,適當地降低稅負,將減小納稅人逃稅的預期收益,降低納稅人逃稅的預期報酬,因此將有助於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有助於促進納稅人形成自覺依法納稅的良好意識,進而降低納稅人進行逃稅的動機。

3、加快稅收立法

對於新出現的領域,相關部門應加緊研究相應的稅收政策,及時調整政策和法律,做到稅收政策和法律也能與時俱進,從而及時地堵塞漏洞,避免稅收流失。

4、強化稅收懲罰的剛性原則,加大稅收懲罰力度

要抑製納稅人偷逃稅的內在衝動,最基本的思路就是強化稅收懲罰的剛性原則,加大稅收懲罰力度。首先要加強稅收立法的剛性。對稅務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要給以明確的界定,確定二者之間的界限並且對各自的處罰條款針對不同的違法情況予以細化。其次要加大對逃避稅務登記、非法使用發票、故意逾期申報等行為的處罰力度,加強執法監督,強化稅法執行的剛性,減小稅法執行過程中的隨意性。隻有堅決貫徹稅法的立法和執行中的剛性原則,才能徹底解決我國目前稅收處罰“軟”和“亂”的問題,消除稅收執法中有關不良現象的發生。

從上麵的分析來看,稅收流失既有內在原因,又有外在原因。內在原因可以說是人性使然,我們也許無力改變,而外在原因主要是製度性原因。這些製度的原因,既有本身製度的缺陷,同時也有由於經濟社會發展製度不能適應的原因,所以在未來要解決稅收流失的問題,必須要加快我國稅收製度的改革,革除製度中不合理的部分,實現稅收製度的與時俱進。唯有這樣才能堵塞稅收流失的“大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