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大學生村官的培訓機製還需加強,尚不夠健全。目前我國大學生村官的培訓主要為兩方麵,崗前培訓和在職培訓。但是,培訓的內容大多集中在政治理論與宏觀內容上。適合農村基層具體政策與科技知識的內容並不多,缺乏具體實際可操作性。
第四,大學生村官的管理機製仍需嚴格。目前我國的大學生村官被鄉鎮領導“借調”的現象十分嚴重,有的村官常年在鄉鎮或在村裏為領導從事打字、寫材料等日常雜事。或把農村作為準備公務員考試的教室,很少深入到農村,村官們為三農服務的熱情並不高,這反映了我國大學生村官的管理機製還存在很大的不足。
第五,大學生村官的考核機製尚需要完善。對於大學生村官的考核,更多是鄉鎮領導的授意,大多評上優秀村官的都是經常在鄉鎮為領導服務的村官,基層民眾參與的熱情並不高,這直接影響到大學生村官能否紮根農村為三農服務。
第六,大學生村官的退出機製仍需健全。按照《關於建立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長效機製的意見》,大學生村官在期滿後的出路有五種:繼續擔任當地村幹部、考取鄉鎮公務員和黨政機關公務員、另行擇業、自主創業、繼續學習。大學生村官製度裏麵的五條出路裏有四條是讓大學生村官離開農村。這些措施實際起到的是反激勵作用。
總之大學生村官製度是一項符合我國國情的製度,它的優點大於其弊端,是一項可以繼續運行的製度。為了使大學生村官製度長效發展下去,就必須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辦法,製定大學生村官製度的長效機製,使之更好的運行。
三、總結
宏觀上,大學生村官製度還是一個新鮮事物,需要研究的問題還有很多,尤其是對大學生村官計劃這種大學生流動現象的思考,如何完善它的長效機製,以及大學生村官製度和中國政治生態的關係、大學生村官政策的合理性等等還有待進一步展開深入研究。為了實現大學生村官製度的長效發展,我們應該拓寬研究領域,開放視野,轉換角度,將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到大學生村官製度的缺陷上來,找出解決辦法,以建立大學生村官製度的長效發展機製。
要實現大學生村官製度的良性循環和長遠發展,吸引和帶動更多的大學畢業生到基層,支援新農村建設,需要社會各界一起努力,達成共識,緊密合作、形成合力。從政府、高校、大學生自身、農民等多個角度出發,使投身新農村建設的大學生們能夠有效利用高學曆、智力的優勢為農村帶來嶄新變化,同時也在廣闊的農村舞台安居樂業,實現新農村建設和個人價值的雙贏。從而促進我國農村發展並在廣闊的農村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開辟自己人生新的篇章。
參考文獻:
[1]李曉玉、李曉寧.關於完善“大學生村官計劃”的思考[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10).
[2]李婭媚.大學生熱當村官[J].溫州瞭望,2007(17).
[3]萬銀鋒.“大學生村官”——一種值得推廣的製度安排[J].農家參謀,2011(01).
[4]呂洪良,呂書良.新農村建設與大學生村官政策[J].中州學刊,2009(01).
[5]林永和,馮曉春.大學生“村官”心理成長[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