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國家財政政策對城鎮化建設的影響(2 / 2)

四、國外先進國家利用財政手段促進城鎮化發展的經驗

(一)美國模式

1.完善交通運輸

19世紀60年代,美國國會前後相繼通過了《太平洋鐵路法案》和《現金補償法》。法案明確了每鋪設一定長度的鐵路,政府都將為鐵路公司提供相關數目的貸款,同時鐵路兩旁的土地也劃給鐵路城建商開發利用。在1916年通過《資助道路建設法案》,完善了州際道路,健全了公路係統。

2.普及家電使用

城鎮化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農村居民生活方式、觀念的轉變。在2006年,美國實施了鄉村社區寬帶網資助計劃。美國利用財政撥款,為鄉村居民提供電腦等上網設備,並且免費提供網絡服務,使得鄉村居民很快完成了生活思想的轉變。

(二)日本模式

1.推動地方產業發展

日本針對相對落後的地區給予數額巨大的基礎建設、高新產業引進的專項撥款。日本先後共實施了5次建設基本設施計劃,其中僅第四次就投資32.29萬億日元,目標便是修建高科技工業聚集區發展經濟,並通過集聚效應推進城鎮化。

2.完善社會保障機製建設

日本老齡化嚴重,日本為了完善養老機製,在2000年日本政府厚生省提出的《養老金製度改革方案》提出財政在養老金支出的比例由原來的三分之一上升到三分之二。

五、國外模式對我國完成城鎮化建設的啟迪

(一)增加政府籌資渠道

1.稅收體製改革

目前,我國實行中央和地方的分稅製改革,這就大大消弱了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來源,使得地方政府無力負擔高昂的城鎮化建設費用支出。針對我國目前的稅收情況,我國地方政府應該借鑒國外小城鎮發展經驗,把財產稅的增收當做我國目前的地方城鎮的重要財源來建設,在財產稅的增收過程中,首要是加強財產稅在城鎮地方稅體係中的作用,將財產稅提升為地方稅體係的一個重要稅收來源。其手段主要是通過對現行的房產稅、土地增值稅等稅種的有效整合形成一個統一的稅種,並擴大財產稅的征收範圍。

2.債卷融資

在城鎮化的建設過程中,當地政府可以采取發行地方城鎮化建設債券來籌措資金,發行市政債卷可以有效的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同時,發行市政債卷可以有效的進行監管。

(二)優化財政投資結構

1.提高農民教育費用支出

我國財政可以加大對失地農民的生存技能培訓投入,讓他們在失去土地後仍然能夠生活,甚至能生活的更好。同時財政還應該加大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從孩子開始就改變他們的知識儲備和生活方式,從而更好的融入城鎮化建設和城鎮生活中去。

2.建設完善的社保體係

一個地區的社保體係是否完善直接影響著該地區整個經濟的發展步伐。農村基本的社會保障製度,在農村社保不健全的情況下,農村的土地是農民最後的生活保障。目前,我國城市和農村的社保差距比較大,這就使得農民不能草率的放棄土地這一最後的生活保障。

參考文獻:

[1]趙誌敏.我國新型城鎮化道路的探索.2014.

[2]劉恩東.美國推進城鎮化的經驗.2013.[3]繆晨陽.中國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的財政政策選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