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適當進行教材創新
據相關研究發現,部分高職院校的體育理論教材與教學大綱有所不符,教材過於陳舊,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對於這一現狀,學校可通過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方式,在課內進行健康教育的教學時可借助多媒體技術擴展課外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體係,激發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同時,還可以課外活動的方式進行輔助教學,通過舉辦各種主題的講座推廣活動,將課內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運用,開展競技性的活動項目,使其充滿娛樂性,寓教於樂。
3、建立特色性體育項目
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對於培養社會人才上有著一定的區別,而在體育教學內容上也要能夠有所區分,建立特色性的體育項目,與學生的職業能夠緊密結合。高職生在離校後多參與一線崗位的生產勞動工作,操作性較強,因此容易產生各種職業病。為了更好的打造學生的健康體魄,減少職業病的發生率,學校可針對職業病設置各種職業病預防性體育項目。例如,對於久坐的職業病,要專門訓練學生對背部肌肉的鍛煉習慣,可通過跳繩、騎行、健步走等項目培養其運動習慣。對於久站的職業病,其下肢容易受到較大壓力,可通過拳擊、仰臥起坐、跳台階等緩解肌肉壓力,增加關節柔韌性。
4、加強學校的重視
我國大部分青少年處於亞健康的狀態,大部分是因為沒有養成終身體育的觀念,學校要充分認識體育與健康教學的重要性,對我國未來人才的健康負責。首先,將體育課程作為必修課程,增加課時,加強課堂管理,避免學生因運動惰性而忽視體育課程的教學。其次,提高師資隊伍的素質,加強對體育教師的重視,提高其在學校的地位,增強福利待遇,並對體育教師嚴加管理,從而建立良好的職業道德風尚,以身作則,以個人魅力感染學生主動進行體育鍛煉。
5、加大對體育設施的投入
政府及社會單位均要對職業教育加大投資力度,保障體育運動的有序開展。由於不同的運動項目,對體育器材、場地設施的要求均有所不同。而體育運動項目是學生豐富課外生活的最主要項目,也是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學校要不斷加強對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做出長遠的戰略規劃,擴大體育場館的運營模式。部分學校因經費的缺乏,也可推行場館承包製等市場化策略。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體育與健康教育的課程設置存在課程設置比例不當、教材創新不夠、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學校缺乏重視以及教學條件缺乏等現狀,隻有針對這些問題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為國家培養健康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楊璠.從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設置[J].價值工程,2014,24(12):285-286.
[2]馬望華.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設置現狀分析與終身體育研究[J].大家,2010,17(4):129-130.
[3]楊輝.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設置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1(2):146-149.
[4]沙茜.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設置的研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1,13(12):102-104.
[5]馬慧.新疆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設置的幾點思考及建議[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4(5):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