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如形象直觀的教具如生物模型、資料圖片,生物學家的有趣史實,當前的生物熱點問題,生活中的有趣現象等,同時結合生動的語言、啟發性的問題,以迅速引起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發學生思考,從而順利導入新課。
3.3.2 分層提問,梳理知識
在設趣激疑、展示目標後,就進入到最關鍵的新課講授階段。此階段的層次性主要體現在課堂提問上。教師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問題,難度既要符合該層次學生的能力又要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如在學習“性狀”這一知識點時,可以這樣設計:關於性狀的基本概念、找出相對性狀這方麵的問題可要求丙組的學生回答;舉例說明相對性狀的概念這個問題可由乙組學生解決;從基因控製性狀來全麵理解性狀和相對性狀這類問題由甲組學生回答。對於一些較難的問題,可讓學生進行組間討論解決,既能加強交流,增進友誼,又能激發思維火花,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3.3.3分層引導,探究學習
實驗探究在生物教學中占了重要的比例,可以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大膽創新的品質。探究過程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扮演好相應角色。對丙組學生,教師要做好“陪練員”的角色,指導要耐心細致,有些較難的操作教師可以親自示範。對乙組學生,教師應扮演“教練員”的角色。這部分學生基礎較紮實,隻要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即可。對甲組學生,教師要扮演好“合作者”的角色,實施掌控、監控、遙控,放手讓其大膽實踐、創新,隻要整體思路方法正確即可。
3.3.4分層作業,鞏固提高
在傳統整齊劃一的作業布置方式上進行改革,要求教師布置作業時要注意由易到難,充分調動
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在作業題型上可設置“基本類型題、提高類型題、綜合應用型”三類題型。“基本類型題”針對全體學生設計,嚴格控製難度,重在基礎。“提高類型題”也針對全體學生設計,題型上求全求新,有一定難度和梯度。“綜合應用型”習題針對中上等學生設計,體現知識的相對滲透和綜合,題型新穎靈活,難度較高。
在作業評改中,教師應遵循激勵性原則,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評改方式、態度上要各有側重。對丙組學生作業的評改應具體入微,隻要態度端正、解題規範,即可打標準分,對遺漏或錯誤處應標注或提示修改方法;評語多鼓勵。對乙組學生,多以啟發誘導為主,在打好基礎的同時穩步提升,對掉以輕心者及時提醒,完成優秀者公開表揚。對甲組學生嚴格要求,在解答正確的基礎上注重提煉思想、總結方法,既要解得對,還要解得好解得巧。
3.4.5分層輔導,查漏補缺
學生的層次不一樣,輔導的需求和重點也不一樣。對部分學困生可進行麵批麵改,重點是基礎知識和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明確目的,端正態度,樹立自信;對絕大多數普通學生,多注重歸類基礎知識、構建知識結構,著重學法指導,培養習慣;對部分學優生,著重在掌握基礎的層次上,鼓勵想象、求異,培養發散思維和探索創新精神。
3.4.6分層評價,形式多樣
為了充分發揮評價對學生的導向和激勵作用,評價形式應具有針對性、多樣性和互動性。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采取不同層次的、適應該層次學生發展的評價方式與標準。
丙組學生的學習基礎及接受能力較差,自信心不足。因此應多以表揚性的評價為主,多鼓勵,多引導。對甲、乙組學生,應多采用激勵性評價,適時指出不足並提出更高要求。
層次性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是認識論的問題,更是方法論的問題,需要長期的實踐和探索。教師應以動態的眼光、發展的觀念對待學生的層次把控,根據實際靈活地製定教學目標,實施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唐玉輝.淺析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J].科技信息,2013(2):93.
[2]徐誌剛.論語通譯[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3]舒裏紅.目標教學中應遵循教學的層次性原則[J].教與學,2011.12-13.
[4]諶代玉.如何抓好高中生物教學[J].大觀周刊.2012(51):97.
[5]黃婕,資芸,陳依靈等.尊重學生個性發展需耍實施分層次目標教學[J].雞西大學學報,2008,8(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