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網絡教學綜合平台無紙化考試探索與實踐(1 / 1)

基於網絡教學綜合平台無紙化考試探索與實踐

教研探索

作者:葉海見

[摘要]:在“互聯網+”思維下,利用現有的網絡教學綜合平台,在一門具體的課程中探索應用無紙化考試方式。介紹無紙化考試的具體實施過程,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網絡平台 無紙化 考試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傳統紙質化考試要求教師出卷、給出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然後印製、封裝,考試結束後閱卷、登分、分析試卷。一次考試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協作,同時考試的成功建立在熟練的考務人員穩定組織的基礎上,另外開考前試卷的保密工作要求十分高,這些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傳統紙質化考試耗費出題者、監考者、閱卷者大量精力,同時消耗大量紙張,一個考場所有考生同時做同一份試卷,相鄰考生很容易互相抄襲。因而“互聯網+考試”方式成為未來趨勢。

一、網絡教學平台簡介

我校引進的是由清華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開發的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平台,又稱為網絡教學綜合平台。網絡教學綜合平台是為師生開展網絡輔助教學服務的支撐平台,該係統支持教師與學生進行網上互動式教學活動,它能向學生提供網絡輔助學習支持功能,如瀏覽所選課程相應的課程輔導材料,進行網上提問、在線測試、討論式學習等等;它能向教師提供網上教學支持功能,如發布選課程信息、布置作業、製作課件、網上答疑、在線測試、討論式學習、並永久保留各項網上學習痕跡和各項統計信息等,從而拓展教學空間,擴大師生視野。

二、無紙化考試具體實施過程

無紙化考試借助平台裏的試題庫和在線測試兩模塊具體實施。在線測試為教師提供在網上組織測試的功能,實現了利用試題庫組卷、修改測試、發布測試、在線批閱、公布測試結果以及對測試成績、試卷質量、試題質量的統計分析。無紙化考試憑借計算機及網絡技術,與傳統考試區別較大,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1、試題庫建設

試題庫建設是實施無紙化考試的先決條件,應從知識點、技能點分布狀態、題型、難易程度、題目表達方式等方麵考慮,確保計算機隨機抽題對每個考生來說都是合理的,難易程度都是一樣的,同時要求試題庫題量大、知識點覆蓋廣、隨機抽取試題知識點不應有重複。平時應不斷更新與補充,使試題庫處在良好的備用狀態,為無紙化考試提供有力保障。

主觀題在網絡教學平台上可以人工批閱,但需化費教師大量精力,因而試題題型最好都是客觀題。無紙化考試常用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多項選擇題等。

建設試題庫時先要設計好題庫目錄清單,設兩級結構;第一級是教學模塊或章節,第二級是具體的知識點和技能點,每個知識點或技能點都要有相應編號。

對應某個知識點(或技能點)收集或開發不同題型的試題,歸類整理,一般原則是:考核點一樣,題型不同的試題可以收錄;重要的知識點或技能點試題數量多一些;各種題型的數量要充足。試題根據題型分類,參照係統給定格式批量輸入,再逐題歸類到知識點或技能點上。

2、設計組卷策略

考試前,教師設計組卷策略,確定整張試卷的題型,數量及配分。

3、導入組卷策略,生成試卷

應用組卷策略生成試卷,設定好考試開始和截止時間,學生在網絡機房考試。

4、閱卷及統計分析

客觀題自動批閱,主觀題教師人工批閱,完成成績發布和統計分析等工作。學生進入在線測試界麵,點擊“查看結果”圖標按鈕。

三、使用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建議

學生進入平台點擊“開始測試”,生成試卷需化很長時間;另外學生答好一題做下一題時,往往也要等一下,試題才能顯示出來。這需要技術嫻熟的技術人員做好教學平台軟硬件的日常維護和更新,確保網絡係統穩定、流暢。

各種題型的數量要充足,否則係統組卷時,由於數量不夠,導致係統要求添加試題。

係統導出試卷時,沒有提供參考答案,文檔格式也與傳統紙質格式大不一樣,建議出台與無紙化考試配套的出卷審批製度,新製度下教師隻需提供組卷策略,及由係統導出的試卷即可,客觀題不用提供答案,主觀題需附上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1]廖慶生.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學英語無紙化考試探索與實踐[J].隴東學院院報,2014(1).

[2]包旭梅.淺談在線考試係統[J].計算機工程應用技術,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