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究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實現教學創新(2 / 2)

第二,對於學生來說,減負這個詞已經不陌生了,但是現實中真的做到了這一點了嗎?如何減負教師們也在研究探討,減少作業量就可以達到減負了嗎,答案是肯定的,不能。學生在寫作業的同時老師也在批作業,大量的時間浪費在不高效率的工作當中,學生完成作業往往是以完成為目的,達不到真正的學習目的,有些小同學甚至用抄襲的方式來完成。因此如何留作業變得至關重要,作業不單單是寫,也可以做,題材要有新意,多留動手和寫作結合的,可以把作業時間放寬,讓他們通過作業學習到知識也學習到生活的方式,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理,減輕學生課外作業負擔。

第三,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數學教學方法。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應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在學習基礎方麵存在的差異,從而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工作。首先,小學教師應當完成一些基礎的教學內容,然後再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不同的學生製定出科學的教學方案,盡可能地幫助成績較差的學生提升數學學習能力。除此之外,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進行探究式分組教學,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後,留給學習小組足夠的時間進行討論,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潛能,從整體上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這樣一來,就能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學習變得更加容易、輕鬆,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能力。

第四,引入情境教學法,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小學階段是教師培養小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的黃金時期。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引入情境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流程:創設情境、研究問題、歸納結果以及實際運用。小學數學教師首先應當將情境教學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創設出生動的教學場境,然後使學生在扮演場景人物的過程中,思考教師提出的數學問題。

四、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教學中,我們的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地進行反問和思考,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同時也要求教師能夠在我們的教學中充分了解小學生特點,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教學安排,發現自身不足,不斷提高自身教學理念和水平,形成教學中的創新思維,提高教師自身的創新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具有良好素質素養的合格學生。

參考文獻:

[1]顏祥.加大教改創新力度提升數學教學實效——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創新教學[J].讀與寫(下旬),2012(3):169.

[2]黃錦姝.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缺失與重建[J].小學教學參考,2009(21).

[3]郭其龍.關於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08(6).

[4]孫國選.小學數學教學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創新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4(22):140-141.

[5]田世清.淺談新課程改革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J].中國校外教育,2011(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