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外彙儲備結構特征分析(1 / 2)

我國外彙儲備結構特征分析

經濟研究

作者:朱時雨

[摘要]:目前我國外彙儲備結構具有的主要特征有:外彙儲備在我國的國際儲備中所占比例最大;外彙儲備中以美元居多;我國外彙儲備的四分之三都投資在了美國債券和以美元表示的不動產上等。這些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國際儲備體係格局的變化、我國對外貿易結構、我國投資結構和我國對外債務的幣種結構和期限結構等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對我國外彙儲備結構進行管理使之符合流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要求也需要從這些因素入手。

[關鍵詞]:外彙儲備 幣種結構 投資決策

一、我國外彙儲備在全部儲備中所占的比例

國際儲備由黃金儲備、外彙儲備、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和特別提款權四個部分構成。國際儲備這四個組成部分各自的流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都是不同的,它們各自在國際儲備總額中所占的比重不同,會導致整個國際儲備總體呈現出不同的流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

我國國際儲備四個組成部分各自所占的比重是很不平衡的,大部分是外彙儲備。我國的黃金儲備占國際儲備的百分比是1.6%,2001年,我國擁有的特別提款權配額為63.692億特別提款權(約合83億美元),隻占當年國際儲備的3.9%。儲備頭寸占國際儲備的比例也很低。

我國的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和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偏低受到了整個國際儲備體係的影響。1976年“黃金非貨幣化”後,黃金的儲備貨幣職能在繼續退化,隻是作為一種最後支付手段保留在國家中央銀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與IMF有關的儲備資產即儲備頭寸和特別提款權所占的比重在最高時也不過5%左右,並呈不斷下降的趨勢。而按市場價格計算,黃金儲備所占的比重雖然稍高,但也呈下跌走勢。至於外彙儲備則不僅所占比重一直最高,且表現為不可逆轉的上升勢頭。在國際儲備體係中外彙儲備成為了最主要的儲備資產。

二、我國外彙儲備的結構安排

(一)國際儲備體係的影響

目前,國際儲備體係中外彙儲備是最主要的儲備資產,而在外彙儲備的結構中美元在所有的儲備貨幣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一半以上,在近些年來又有不斷上升的趨勢,從1998年以來一直保持在60%以上。國際儲備體係的這種格局說明了:盡管世界可自由兌換的貨幣有十幾種,特別是歐元的啟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貨幣的格局。但是,從國際貿易和國際資本流動所使用的結算貨幣來看,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支付和計價貨幣。這樣就使得一國(除美國外)的外彙儲備中持有一定數量的美元可以減少因為要把其他貨幣轉換成美元時發生的彙兌損失和手續費用的支出。

(二)對外貿易結構的影響

貿易結構大體上確定了在對外貿易中所使用的幣種及其比例。因此,通過考察進出口的來源、去向、數量及交易雙方的支付慣例等可以獲得貿易結構對幣種組合影響的初步結論。

我國尚未實行意願結售彙,國際收支順差是外彙儲備可靠而直接的來源。其中,經常項目的收支狀況對於整個國際收支狀況的影響尤為顯著。我國的貿易支付主要是哪一種或者幾種貨幣也就決定了外彙儲備的幣種構成。在進出口貿易中某種貨幣的供給和需求會發生對衝,這樣,實際對外彙儲備構成產生直接影響的是貿易逆差來源地和貿易順差來源地所使用的貨幣。

(三)直接投資的影響

資本與金融帳戶的順差也是我國外彙儲備重要的來源渠道。由於我國對外投資仍然屬於起步階段,目前在金融帳戶中影響較大的依然是外商直接投資。我國引進外商直接投資已有相當規模,目前,累計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達5600多億美元。2005年1-11月,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39679家,同比增長1.17%;合同外資金額1672.12億美元,同比增長23.99%;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31.27億美元,同比下降1.90%。這些投資中有很多是采用投資來源國自身的貨幣,而且將來通過分紅取得投資收益時也要兌換為相應的外幣彙出。因此,直接投資的來源國和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地區也會影響到我國外彙儲備幣種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