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汽車金融公司的優勢和劣勢:優勢主要是與汽車製造商天然具有緊密聯係、高度信任和共同利益,上下遊產業鏈之間的協同配合較好,汽車金融公司也有專業領域的技術人員和銷售人員,在風險控製、產品開發、售前售後等方麵的專業能力較強,還能提供與製造商、經銷商、維修商等開展合作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劣勢主要是融資渠道窄,股東存款缺乏持續性且資金量不足,發行金融債及資產證券化產品的要求嚴苛,暫時難以通過發行商業票據、公司債、購車儲蓄、應收賬款融資等方式融資,目前主要依賴於銀行借款,實際上是將短期資金用於中長期業務,導致資金成本高企,同時在業務範圍、開設網店、貸款利率、信貸規模等方麵都存在較為嚴格的監管約束。
三、我國汽車金融的發展對策
完善法律法規監管。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在我國現有汽車金融法律法規體係基礎上,結合產業發展需求逐步完善並貫徹實施,重點是在加強風險控製的前提下,解除束縛汽車金融行業發展的不合理限製,特別是要拓寬汽車金融公司的融資渠道和業務範圍。
四、我國汽車金融的未來展望
歐美發達國家的汽車金融公司經曆了百年發展才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組織體係,雖然我國汽車金融公司剛剛起步且遇到上述困難,但是其發展是符合市場規律的長期趨勢。隨著法律法規體係和社會信用體係的不斷完善,產業政策和金融管製的逐步放開,加之購車人口年輕化及消費能力、消費傾向、消費方式等方麵的有利變化,我國汽車金融公司的市場規模將更加龐大,參與主體將更加廣泛,產融結合將更加緊密,市場競爭將更加激勵,產品類型將更加豐富,經營管理將更加高效。我國汽車金融公司必將成為推動汽車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存在著不足。即使不足得到改善,筆者也不建議將社會融資規模作為中介目標。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為充分就業、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由於最終目標隻是原則性的,各國通常在政策工具與最終目標之間設定中介目標,通過對中介目標的變動來分析了解當前和未來宏觀經濟運行狀況。從其他各發達國家貨幣政策的演進過程不難發現中介目標的選擇是隨著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側重改變而發生變化的。二戰後西方發達國家的中介目標經曆了價格型—數量型—多元化的演進過程。目前,我國經濟運行的環境、特征和金融發展狀況都發生了極大變化,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理應以數量型為主,逐步向價格型轉變。但在中介目標的選擇方麵,可以更多得參考別國的政策製定經驗及反饋案例,運用已有的價格型中介目標,不必走中國特色。完成轉型的關鍵在於構建完整的利率體係、完善利率傳導機製、進一步發揮利率作為價格型手段對經濟的調節作用而非將社會融資規模作為中介目標。
參考文獻:
[1]夏斌,廖強.2001:貨幣供應量己不宜作為當前我國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經濟研究.
[2]盛鬆成. 2011社會融資規模概念的理論基礎與國際經驗.中國金融.
[3]日盛鬆成.2011.社會融資規模符合金融宏觀調控市場化方向.中國金融家.
[4]尹繼誌.2011.社會融資總量與金融宏觀調控新目標.上海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