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低收入群體的影響研究
經濟研究
作者:呂青株
[摘要]:國際金融危機的大範圍和長時間蔓延給我國經濟造成了持續的影響,使得整個國民經濟增長速度趨緩。而低收入群體由於風險抵抗能力較差,所以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更為明顯,從而嚴重地影響了我國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我們需要對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低收入群體帶來的影響進行研究,進而為國家製定相關的風險抵禦和防範措施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國際金融危機 低收入群體 影響研究
一、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各產業低收入群體的影響
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國際之間的金融聯係也越來越密切。這給國際貿易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使國際金融危機的風險隨著增大。在國際金融危機發生時,開放經濟條件下的每一個國家都會或多或少地受到影響。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依靠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使我們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抵禦能力削弱,使得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而在我國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的人群之中,低收入人群的風險抵禦能力最弱,受到的影響也最為明顯。因此,我們需要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低收入群體的影響進行研究,以為國家相關政策的製定提供依據。
國際金融危機是通過影響出口而影響國民收入的。改革開放以來,出口在我國經濟增長中貢獻了很大的力量,也為我國贏得了製造大國的美譽。但是,在經濟危機發生之後,國外市場的消費能力減弱,導致了我國農產品、製造業產品等的出口量明顯減少,進而影響我國的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和國民收入。同時,金融危機對每個產業低收入人群影響的方式不盡相同,造成了各個產業低收入群體收入的減少的幅度也各不相同。
1.金融危機對第一產業的影響
第一產業主要是農業,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很多農業人口依靠農產品生產和出口來謀生。但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外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量減少,造成了農產品出口不暢,從而轉向內銷,國內農產品市場供大於求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若國內市場消費能力不足,就造成農產品的價格下降,有些農產品如白菜、土豆等甚至在降到成木價之下也無人購買,從而造成農民收入的減少。在國外方而,由於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其木國生產的農產品也會出現供大於求的狀況,為了保護其木國農民的利益,該國政府就會提高農產品的進口關稅,設置貿易和非貿易壁泉來減少農產品的進口量,從而導致了我國農產品出口量減少,進而導致農民這些低收入群體收入的減少。
2.金融危機對第二產業的影響
第二產業主要是製造業,國際金融危機對第二產業人群收入影響的方式也是通過出口進行的。在金融危機發生後,國外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下降,人們的消費需求減弱,從而減少了對國外產品的進口量,進而影響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水平。在國外市場需求疲軟的條件下,我國企業出口部門會主動尋求降低產品價格和減少產品的生產量。在產品價格降低之後,第二產業中依靠效益掙工資的從業者的收入就會直線減少,而其中低收入群體的下降幅度則更為明顯,其基木生活更難保障,隻能夠依靠加班加點等方式來多賺工資。企業在產品產量減少之後,由於勞動力大量剩餘會出現解雇員工現象,這就使得一些勞動能力不強,沒有一技之長的低收入群體陷入失業狀態,生活難以為繼。而一些限於國家相關規定未裁員的企業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也會通過降低員工工資的方法來減少企業支出,從而造成低收入群體收入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