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低碳經濟與碳金融研究(1 / 2)

我國低碳經濟與碳金融研究

經濟研究

作者:劉競男

[摘要]:隨著“低碳經濟”的迅速興起.與之相關的新型金融——碳金融也得到迅速發展。碳金融逐漸成為推動低碳經濟發展、搶占本來低碳經濟先機的關鍵。發展碳金融也有助於我國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有利於經濟結構加快調整。對於碳金融國內研究日益增多,但角度不盡相同,選取了碳金融的界定、碳金融工具、碳金融與金融業和相關政策支持等研究觀點作以綜述。

[關鍵詞]:低碳經濟 碳金融 金融業

一、碳金融的界定

“碳金融”目前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但目前國內的表述基本一致。其認為,顧名思義,碳金融就是與碳有關係的金融活動,也可以叫碳融資,大體上可以說是環保項目投融資的代名詞,也可以簡單地把碳金融看成對碳物質的買賣。國內最為普遍的提法,“碳金融”泛指所有服務於限製溫室氣體排放的金融活動,包括直接投融資、碳指標交易和銀行貸款等。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麵界定了碳金融的內涵:從狹義上說,世界銀行把碳金融定義為提供給購買溫室氣體減排項目的資源;廣義的碳金融是指氣候變化的市場化解決方案。

二、碳金融工具

(一)碳貨幣

碳金融的核心之一就是“碳本位”貨幣體係,其也成為各國爭奪的焦點。一國貨幣的崛起,通常與國際大宗商品,特別是能源計價和結算綁定權緊密聯係,從19世紀“煤炭英鎊”、“石油美元”,再到今天的“碳合約一X”,演繹了一條國際主權貨幣在能源貿易中的路徑。在“碳幣體係”下,除了一國的經濟實力和黃金儲備,碳排放額度將會成為影響該國貨幣地位和幣值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碳幣時代”的原始規則製定者毋庸置疑地掌控著更多的主動權和話語權。對於“碳幣”的概念,“碳幣”表示國際間每噸二氧化碳排放權的價值。

(二)碳信貸

為了發展綠色信貸,政府和監管部門要全麵提升綠色信貸的發展水平,增加政府投入和推動,提高銀行業發展綠色信貸項目的技術水平,出台鼓勵和優惠政策。銀行業除了關注傳統的節能減排信貸領域,還應重視綠色信貸相關的中間業務。

(三)碳期貨

根據國際碳交易市場的交易經驗,該市場風險較大,需要引入碳期貨等衍生產品。而且由於碳排放權具有同質性顯著、易於交付、參與者眾多、價格波動頻繁等自身特性,也適宜引入期貨等衍生品交易。同時建立碳期貨交易市場也可以依靠其價格發現功能,指導現貨交易為國家及相關企業提供一個有效的價格信號,在二級市場的CDM交易市場上,主要的交易品種是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品。由於碳期權合約的基礎資產是碳期貨合約,碳信用期貨合約價格對期權價格以及期權合約中交割價格的確定均具有重要影響。碳信用遠期合約的定價方式主要有固定定價和浮動定價兩種方式。

(四)碳基金

碳基金是碳彙基金的簡稱。國際上通常指“清潔發展機製”下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的專門資金。而根據我國目前發展實際,其提出中國碳基金的概念,也即強調了國際碳基金的本土化。按發行主體的異同,將碳基金做出分類:一是世界銀行型基金;二是國家主權基金;三是政府多邊合作型基金;四是金融機構設立的盈利型基金;第五,非政府組織管理的碳基金;第六,私募碳基金。付允等則進一步探索了碳基金的目標和投資。碳基金的目標應該除了關注碳彙的增加外,還需要更加關注通過幫助商業和公共部門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並從中尋求低碳技術的商業機會,從而幫助我國實現低碳經濟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