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A股市場引入做空交易機製與風險監管研究(1 / 2)

我國A股市場引入做空交易機製與風險監管研究

經濟研究

作者:丁一

[摘要]:一直以來不管是國際上還是國內投資人士呼籲中國股市引入做空機製的呼聲都很高,2010年也終於迎來了醞釀已久的融資融券業務和股指期貨業務的開展,分析做空機製在股票市場中的功能及其帶來的風險對投資者更科學的進行投資以及管理當局的監管有重要意義。對此,在其他國家或地區股市做空機製的經驗基礎之上,從做空機製的基本問題出發,對我國股票市場引入做空機製的作用及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進行研究。

[關鍵詞]:A股市場 做空交易 風險

一、賣空及賣空機製的基本問題

做空機製是與做空緊密相連的一種運作機製,是指投資者因對整體股票市場或者某些個股的未來走向(包括短期和中長期)看跌所采取的保護自身利益和借機獲利的操作方法以及與此有關的製度總和。根據國際證券委員會的解釋,依據出售時是否具有交割的能力,賣空的外延包括:一、賣出者擁有期權、認股權證、可轉債或其它能用於交割的權利,但尚未執行;二、賣出者與第三方達成借券協議;三、賣出者已借到證券;四、賣出者在賣出時或交割前未有借券協議。賣空交易作為市場交易的一種,並且是發達證券市場重要的交易機製,它也有交易主體和客體這兩個核心要素。

二、做空機製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1、價格發現功能。缺少做空機製的市場中投資者隻能通過售出已持有的股票來表達對股票看跌的預期,而未持有的投資者則無法表達該信息,而在允許賣空的前提下,投資者可以介入股票賣出,同樣,當投資者預期某一股票價格將要上漲時而又沒有充足的資金時通過融資來購入股票,向市場中釋放該股票的利好信息,從這一方麵來看做空機製的價格發現功能可以通過充分反映買賣雙方的信息來實現。

2、穩定市場功能。在證券現貨市場中引入賣空機製,可以增加相關證券的供給彈性,當市場上某些股票價格變的虛高時,投機性賣空者會及時地察覺這種現象,於是他們會通過借入股票來賣空,從而股票供給量明顯增加,緩解了供不應求的局麵,抑製股票價格泡沫的繼續生成和膨脹。泡沫破滅時,投資者通過賣空的股票又可以增加對股票的需求,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起到“托市”的作用,穩定了證券市場。

3、提供流動性功能。由於賣空交易一般都采用保證金交易方式,投資者隻需繳納占賣空證券價值一定比例的現金即可以進行交易,這就大大降低了投資者的交易成本,客觀上有利於提高市場的流動性。因此,賣空機製創造了可賣空股票的供給和需求,使投資者的潛在需求得以滿足,潛在供給得以“消化”,提高證券市場的換手率,增加市場交易量和交易額,從而能夠確實活躍證券市場,帶動整個市場的交易量,為市場提供流動性。

三、做空機製在我國股市中的發展

第一階段:法律障礙的逐漸清除。早在1990年,中國股市成立之初,股市發展很不穩定,某些證券服務網點曾經向客戶辦理類似融資融券的業務,但後來1998 年的《證券法》頒布明確禁止做空,終結了此類業務的存在。2005年的新版《證券法》解除了金融資產必須 “銀貨兩訖”的規定,讓投資者看到了股市引入做空機製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