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美國金融危機原因角度探究中國金融改革發展(2 / 2)

三、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金融改革發展的啟示

1、保持節奏,注重實體經濟發展

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金融改革的啟示性很大,首先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雖然我們依然處於經濟增長的上升期,但是隨著環境資源紅利優勢的消失殆盡,包括勞動力成本的日益提高,作為一個龐大的發展中國家,如何保持勞動生產率與勞動力的平衡並做到增速,如何維護經濟金融的可持續穩定發展,都是我國金融改革必須麵對的問題。而保持穩定的節奏,搞好實體經濟與日益發達的虛擬經濟之間的關係,即使在經濟增速短期下降的狀況下也戒驕戒躁,不滿足於經濟增速的短期效應,就是我國金融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

2、加強金融市場風險控製

即便是擁有完善金融風險管理機製的美國,也無法抵禦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影響,導致其對全球金融市場的拖累。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國應該謹記前車之鑒,努力發展和加強自身的金融市場風險控製,做到對風險資產價值的重估。就目前來看,我國金融市場投機資本現象極為嚴重,城市地產業的發展現狀就說明了一切。這種通過按揭資本套利,從而推高房價的行為,使得地產市值占據了國家證券市場的半壁江山。當股價出現較大波動,證券市場出現動蕩時,投機資本還是否依然穩定,到時會出現怎樣的市場亂象,不堪設想。所以我國金融業一定要消除由投機房市而萌生的內生機製,隻有不斷遏製過度投機,才能維持我國股票市場的良性發展。

3、靈活貨幣政策

就貨幣利率上調這一問題來看,在我國金融市場所帶來的聯動影響就是央行預期利率的長期上調,這其中會受到中美貿易的順差影響。如果彙率保持不變,順差也會導致央行供給貨幣增加,利率下跌。而美國方麵由於持續保持低利率,資金在全球投資尤其是在中國市場大量炒作,投機人民幣和中國房產,這就導致了中國金融市場長期利率的抬升。這一狀況所導致的結果就是投資過熱,所以必須抬高利率來打壓投資過熱現象。同時,也要適時的調整貨幣政策,通過信用支持擴大來遏製市場信心下滑和通貨緊縮現象的出現。

四、總結

對於金融危機,我們應該持冷靜態度,保持我國金融改革進程中自由化進程的自然規律,切忌揠苗助長。同時也要居安思危,堅持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大力推進金融風險管理的製度建設,並結合實際國情,在自己可承受的能力範圍內推進金融改革進程。

參考文獻:

[1]陳淩嵐,王學鴻.虛擬經濟視野下美國金融危機的成因及啟示[J].生產力研究,2011(2):136-138.

[2]安毅.美國金融危機成因與中國金融改革[J].財經科學,2009(4):50-57.

[3]何欽梅.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金融改革的影響及啟示[J].金融與經濟,2008(11):24-26.

[4]朱國樞.淺析如何進行金融風險控製[J].經濟視野,2014(9):307-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