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影子銀行
經濟研究
作者:劉浩 汪超
[摘要]:影子銀行通常指遊離在傳統銀行係統之外,不受或少受監管的,從事信用中介的機構和活動;主要探討國內外影子銀行概念、構成入手,比較國內外影子銀行區別以及對經濟影響,並提出自己的一下看法。
[關鍵詞]:影子銀行 銀行工具 金融風險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發展,影子銀行急速膨脹;目前影子銀行界定一直模糊不清;但是金融市場不斷完善,影子銀行在經濟中作用越來越突出,也使得傳統的金融發展模式麵臨嚴峻挑戰;尤其是最近,國內影子銀行規模不斷擴大,而且相對於國外影子銀行發展,自身發展具有獨特性,因此在此背景下,分析影子銀行的產生及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二、影子銀行概念、產生與發展
(一)影子銀行概念
一般定義:影子銀行是功能與傳統商業銀行相類似,但卻不受或幾乎不受監管的金融機構(如對衝基金等)、金融業務(如回購等)、金融工具(如CDO等)。
(二)影子銀行產生與發展
20世紀70年代,金融中介、證劵化出現並迅速發展,助推影子銀行產生;經過20世紀80-90年代,投資銀行和貨幣市場基金迅速發展,為影子銀行的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也豐富了影子銀行的組成部分;1999年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保險公司合並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加強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競爭者之間金融創新推動眾多金融工具產生也為影子銀行發展提供大量載體;2000年以來,各類金融機構不斷湧現、金融創新層出不窮,影子銀行體係不斷膨脹、係統重要性日益增強。
三、美國影子銀行構成及趨勢
(一)美國影子銀行構成
美國影子銀行體係組成:1.市場型金融公司,如投行、對衝基金等;2.由投行、房利美多種機構參與的證券化安排;3.結構化投資工具、資產支持商業票據;4.經紀人和做市商從事的融資融券等;5.銀行之外的各類支付、結算和清算便利。
(二)美國影子銀行的發展
1、政府資助的影子銀行階段
大蕭條時羅斯福創建了聯邦國民住房抵押貸款協會;通過一係列的交易,房利美有效地將不易流通的住房抵押貸款轉化為投資者可進行交易的流動性強的債券或證券,後來便生成了“二級住房抵押貸款市場”。
2、投資銀行介入的影子銀行發展階段
投資銀行運用SIV與CDO進入“二級抵押貸款市場”,投行設立新的子公司SIV。再用SIV獲得的借款購買二級抵押市場的抵押貸款並創建CDO;
3、傳統銀行介入的影子銀行階段
近年來,傳統銀行不僅具有發展影子銀行業務法律地位,而且具有發展影子銀行的必要性。從80年代初, 大型銀行運用影子銀行業務改變了運營模式:“發放一持有”低ROE模式,轉化為“發放一分銷”高ROE模式。
四、影子銀行構成及發展趨勢
(一)國內外影子銀行的區別
國外影子銀行通常都由非銀行金融機構主導,國內影子銀行體係中本質上仍是商業銀行;影子銀行的主要業務內容,基本上以證券化活動為核心,國內影子銀行主要業務依舊與商業銀行傳統業務有關,國外影子銀行具有較高的杠杆率;而國內影子銀行不具備明顯的高杠杆和大規模期限錯配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