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對我國對外支付能力的影響分析
人民幣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人民幣對外支付能力的進一步增強。人民幣升值給百姓帶來了一定的財富效應,出國旅遊及留學的需求增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對於企業,資產價值有所增加,提高了企業海外並購的能力。對於國家宏觀經濟,償還外債的能力有所增強。
三、人民幣升值的對策建議
(一)調整進出口貿易結構,促進產業升級
積極調整出口產品結構,由低附加值、高能耗的初級產品向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深加工產品轉變,提升產業鏈價。另外,出口企業應主動加強技術研發與創新,增加產品技術含量,提高國際競爭能力,改善出口產品結構,促進產業結構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發展。
(二)擴大內需,經濟外向型與內需型並舉
“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目前,出口仍起主導力量,而消費需求明顯不足。如今,出口受到升值的消極影響,過度的貿易依存度肯定會使我國的經濟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大力發展國內市場,擴大內需,有效減緩經濟動蕩,既穩定了經濟,又可以直接消化一部分出口,並減輕出口萎縮帶來的不良反應。為此,政府可采取降息、調整個稅起征點等措施擴大內需,不放鬆發展外向經濟。
(三)適度控製並運用我國的外彙儲備
政府可力爭將外彙儲備轉化為其他可保值的資產。過多的外彙儲備麵臨著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貶值風險,國家可以利用其他可保值的資產來轉化多餘的外彙儲備,以分散貶值風險。其次,我國可以鼓勵企業采購進口原材料、設備,不但可以平複貿易順差,還可以消化一定的外彙儲備。最後,國家可以利用外彙儲備建立一些戰略性物資儲備庫,這對我國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適度調節外彙儲備的結構,調整其它外幣所占比例,保持外彙儲備的多元化。
四、人民幣升值的現實意義
彙率改革以來,人民幣主要受經濟增長、國際收支順差、巨額的外彙儲備、歐美壓力的影響,呈現升值的趨勢。人民幣升值是一把“雙刃劍”,對我國經濟有雙重影響。應積極改善貿易結構,擴大內需,大力發展服務業,並加強對金融市場、資本市場及外彙儲備的監管。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
[2]劉犇,劉西葵.淺析人民幣升值的原因及其對我國經濟的影響[J].金卡工程(經濟與法),2009(5).
[3]董雪梅,王良超.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外貿的影響[J].經濟問題,2008(3).
[4]周穎.人民幣升值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J].現代商業,2009(8).
[5]譚小芬.人民幣彙率改革的經濟效益分析[J].經濟學動態,2008(7).
[6]林毅夫.關於人民幣彙率問題的思考與政策建議[J].世界經濟,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