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49年民國經濟總崩潰的原因淺析(2 / 3)

國民政府的腐敗主要表現為官僚資本利用各種特權巧取豪奪,各級官僚通過貪汙受賄、走私、敲詐勒索、非法攤派、套取外彙、截留公款以及官吏經商等多種形式瘋狂斂財。官僚資本的瘋狂掠奪以及各級地方官僚的貪汙,造成大批工廠倒閉、企業破產、工人失業。1948年,廣州有28萬人沒有工作,青島的1500個企業之中有1200個關閉,中等的企業家和以私人投資為基礎的企業宣布破產。

三、經濟原因

1、美國資本的入侵,使中國經濟一步步成為美國的附庸

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日本投降後,國民黨統治區逐步變為美國獨占的殖民地。幾年間,蔣介石先後與美國訂立了許多協定,取得了美國政府數10億美元的物資和貸款的“援助”。美國對華的投資侵略和商品傾銷達到了空間的規模和獨占的階段。美貨橫掃衝擊中國市場,中國民族工商業因此被排擠得無立足之地,最終成為美國的經濟附庸。

2、四大家族的經濟壟斷,使民族工商業日益萎縮,嚴重動搖了國民黨的經濟基礎

抗日戰爭勝利後,四大家族在其抗戰期間大肆實施財政壟斷、金融壟斷以至於全麵經濟壟斷的基礎上,大肆吞占日本在中國的產業,使得四大家族官僚資本發展到了頂峰。戰後的1946年與抗戰期間的1941年相比,屬於國民黨資源委員會係統的電膨脹了83.8倍,鋼膨脹了56.2倍,汽油膨脹了20.8倍,煤油膨脹了20.4倍,煤膨脹了2.9倍,鐵膨脹了1.6倍。[5]日寇在華北和東北掠奪中國人民的農業機構及其掠奪到手的土地和其他財產,悉被四大家族收為已有。

四大家族又在這些地區及其各地拚命地掠奪農產品,尤其是掠奪和壟斷糧食,根本不顧及生產的協調和產業的平衡發展,加之他們的剝削欲壑難平,導致了中國經濟的畸形發展,民族工業日益萎縮,引發了國統區嚴重的經濟危機。

3、農村的征兵、征糧、征稅政策,導致農村經濟極度凋敝

當時的中國仍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經濟占國民經濟的80%以上,因此農業的凋敝是民國經濟走向崩潰的一個重要原因。內戰爆發後,國民黨政府不斷擴大兵源、糧源、財源,大量青壯年農民被抓兵拉夫,農村勞動力大大減少,造成土地荒蕪,直接影響農業生產。

4、幣值改革失敗,國統區惡性通貨膨脹

國民黨發動內戰,其軍費開支急驟上升,從而造成了嚴重的財政赤字。了彌補巨額赤字,國民黨政府就大量印發鈔票。1947年12月,法幣發行量為33萬億元,到1948年8月19日(宣布發行金元券當日)達到600萬億元以上,與抗戰前夕的1937年6月相比,增加了45萬5千倍。國民黨政府在濫發鈔票的同時,還大量舉募內債,以掠奪財富,1947年3月發行短期庫券美金3億元,發行美金公債1億元。

空前的通貨膨脹必然引起幣值下跌,物價暴漲。法幣急速貶值,廣大人民對法幣完全喪失信心。國民政府不得不在1948年實行幣製改革,發行金圓券,財富進一步集中到四大家族官僚資本的手中。但是,這些措施並沒有挽救國民政府日益嚴重的財政危機。國民黨統治區的經濟更加混亂,物價上漲更加猛烈,幣製改革完全失敗。工商業的大量倒閉和破產,使國民黨統治區百業蕭條,社會生產嚴重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