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俄本幣互換的現狀與影響(2 / 3)

實際上,首先,實施這一協議需要一定的流程:第一步是一方提出發起貨幣互換的申請;其後,雙方根據約定的彙率計算雙方交易金額;最後,期滿時雙方換回本金並支付對方貨幣利息,利率以國內銀行間同業利率為基準約定,本幣金額與發起時一致。其次,中俄雙方簽訂的協議金額1500億元人民幣/8150億盧布,是規定的雙方可換最大規模,隻是一種信用額度。最後,一方發起貨幣互換申請時,要交予被申請方國家等額己方貨幣作為質押物,協議雙方還將根據最新彙率調整互換金額,以減少彙率波動引起質押物減值的風險。由上述可知,簽署了本幣互換協議並不意味著進行了貨幣互換,迄今為止,中俄雙方並未發生任何債務債權關係。雙方簽署的本幣互換協議,作為兩國規避金融風險的中長期機製,為兩國規定了規模和額度。即使兩國發生了貨幣互換交易,雙方也可調整約定彙率,並將收回等額本幣。就我國而言,並不會因為近期盧布貶值而給中國帶來損失。

四、中俄本幣互換協議對中國的影響

(一)規避彙率風險

自布雷頓森林體係建立以來,美元一直是國際貿易中的最主要結算貨幣。作為彙率市場中的基礎貨幣,其彙率幾經劇烈變動。而隨著我國經濟和對外貿易的發展,我國外貿企業持有了大量外幣債權債務,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大部分都采用美元為計價以及結算貨幣。截至2015年2月,盡管增幅一直在下降,我國外彙儲備仍超過3.8萬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由美元構成。由此帶來的美元與人民幣之間的彙率風險都由我國來承擔。

中俄本幣互換協議作為人民幣參與國際雙邊本幣互換的一部分,勢必會對中俄貿易中本幣結算的使用產生積極影響。盡管麵臨著俄方盧布國際化戰略的競爭和雙方本幣結算水平的限製等因素的挑戰,但是在俄羅斯麵臨嚴峻挑戰,中俄全麵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空前深化的形勢下,中俄本幣互換協議仍可以為雙方貿易提供合適的流動性和交易貨幣,供雙方應急及日常交易之用,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可以降低美元彙率波動給貿易雙方造成的損失,規避由於美元升值或貶值所造成的風險,推動中國“去美元化”的進程,有利於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二)促進雙方貿易與投融資

近年來,人民幣對美元彙率走高,人民幣升值給我國外貿出口企業帶來壓力。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以人民幣值計算,今年前5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9.4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7.8%。其中,出口5.4萬億元,增長0.8%。5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1.97萬億元,下降9.7%。其中,出口1.17萬億元,下降2.8%。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總值下降,外需不足對我國相關企業造成較大影響。

中俄簽署本幣互換協議,有助於促進雙方開展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的貿易往來,提升中國產品的海外需求,刺激區域內雙邊貿易複蘇。2014年5月,中俄簽署了總價值4000億美元,為期30年的天然氣合作合同。可以預見,除了日常貿易,中俄兩國的能源合作也將於中俄兩國之間的本幣結算和本幣互換護衛巨大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