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團體輔導(2 / 2)

三、職業素養培養期

在大學二年級和三年級期間,學生對學校環境已足夠熟悉,目標也明確,此時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如學生專業知識的積累、通用技能的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等,讓學生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專業知識的學習除了學好書本上的知識,還要利用好圖書館和互聯網,培養學生自己獨立學習和主動學習的能力。通用技能如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人際交往的能力和合作能力等。自我管理主要體現在讓學生管理自己的大學時間、管理自己的情緒、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等。在職業素養培養期還要注重指導學生組建創業團隊和科研團隊,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鍛煉與提高。如利用課前演講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前十分鍾講解自己感興趣的或者與專業相關的知識,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自信心。平時注重增強兼職、實習的職業針對性,積累對應聘有利的職業實踐經驗。擴大校內外交際圈,加強與校友、職場人士的交往,提前參加校園招聘會,與用人單位招聘人員進行溝通等。

四、職業實踐期

大學生最終要走向社會,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去,增強社會競爭力,積累社會經驗,適應社會變化。因此,大學四年級,學生開始進入職業實踐期,指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目標就應轉變為就業實習,讓學生從大學生活、學習轉換到社會。樹立學生的崗位意識,從思想上適應社會,磨練意誌,在實踐中增強社會經驗和工作能力。例如,為學生提供實習單位,提供招聘信息、考研信息等。指導學生撰寫簡曆、培養學生提升麵試技巧、留意招聘信息、參加招聘會等等。

五、調整與反饋

在實際的職業生涯過程中,走的每一步不可能就完全按照此規劃書製定的詳細計劃進行。因此,時刻關注目標行業的發展狀況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的采取行動策略,總結之前的經驗,改進之後的計劃方案,深入地了解目標職業,才會對未來的職業有越來越清晰全麵的認識。在職業生涯規劃中不斷進行自我審視,加強自身的優勢,改正自身的缺點,正視客觀條件給自身帶來的影響,不斷完善職業路徑,力求以最高的效率、最短的時間實現自己的最終職業目標。

總之,通過對學生大學全程的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增強學生的就業意識,讓學生全麵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提高學生大學時期時間的利用率,讓大學生未來的人生更精彩!參考文獻:

[1]張佳.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步驟[J].新西部高校管理,2014(30).

[2]餘繼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5(13).

[3]尹忠澤.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M].吉林大學出版社,2007.

[4]劉園園.淺談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J].教育教學論壇,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