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建設〈大學生心理健康與人生發展〉課程網絡教學資源平台的研究(1 / 2)

關於建設〈大學生心理健康與人生發展〉課程網絡教學資源平台的研究

高教研究

作者:楊海翠

[摘要]:《大學生心理健康與人生發展》是一門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增進學生自我認知,健全人格,提高廣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課程,是高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針對傳統課堂教學方式存在的不足,建設網絡教學資源平台,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利用課程網站的建設促進課堂教學的效果,並提供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交流平台,大大提高了解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時效性。在研究網絡課程設計思想和原則的基礎上,結合實際需求建立了該課程的教學網站。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 網絡教學 課程網站

一、引言

教育部《關於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課堂教學、課外指導為主要渠道和基本環節。形成課內與課外、教育與指導、谘詢與自助緊密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網絡和體係。可見以課程教學的形式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大的必要性。當前大多數高校都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課程,以必修或選修課的形式呈現。然而在課程的實施中也存在諸多問題,比如:課程性質定位模糊、教學內容龐雜、課時量不足、教學方法低效、缺少課堂互動等等。現有教學模式不能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輔導,不利於創造互動討論平台,限製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文提出課堂教學與課程網站相結合的教學互動係統,將網絡課程作為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效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網絡課程平台信息量大,自主選擇學習,打破時間、空間限製,易於建立交流平台的優勢,與課堂教學相配合,更好的滿足該課程的教學需要。本文介紹了建設網絡課程平台的總體設計思想和原則、課程網站的架構和模塊的具體內容。

二、網絡課程平台的設計思想和原則

網絡課程平台的載體是課程網站,課程網站的建設是核心工作。課程網站的建成不僅可以促進課堂教學的效果,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提供師生時時交互平台,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可以提供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有利於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師之間的交流研討。 在課程網站的設計過程中必須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實際應用為向導,運用網站建設的相關技術,才能使課程網站真正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融入課程教學體係。鑒於此,課程網站建設必須遵循以下原則:1)教學實用性原則,網站課程不能是課堂知識的照抄照搬,應該注重知識的拓展,要重視與課堂教學知識的聯係與區別,課程網站的模塊和內容要盡可能豐富,為學生的深入學習提供可能條件。2)教學內容與課程網站設計相結合的原則。網絡課程的教學內容是以網站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麵前,網站各個模塊的設計,架構及整體布局合理、美觀、有吸引力等等因素都直接關係到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影響到學習效果。強調以生為本,便於學生在線的學習和交流,使課程網站具有很好的人機交互性。3)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原則,學生是學習網上資源的主體,網站各個模塊內容的選擇應以學生為中心,強調通過自主學習掌握所學知識,並探索個人興趣所在,相比較課堂教學,學生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者,依據個人興趣對課程網站資源進行有選擇的學習,從而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