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大學英語時代應用技術大學英語後續課程體係構建(2 / 2)

三、合理構建應用技術大學英語後續課程體係的策略

1、明確課程價值,分析課程目標,調整課程結構。

在後大學英語時代,應該將大學英語與各專業相結合,突出ESP(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增加英語課程價值,滿足個性化需求。在實際課程計劃中,可以借鑒Hutchinson & Waters和Jordan對ESP的分類,將ESP分為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學術英語)和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職場英語)。其中EAP包括ESAP(English for Special Academic Purposes,專門學術用途英語)和EGAP(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一般學術用途英語)兩種。複旦大學外文學院蔡基剛教授認為,ESAP注重某一學科領域的內容,如醫學英語、生物英語,金融英語等,但由於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大學英語教師不能上,而且也不應該去上這種專業英語,而應重視EGAP的課程設置,主要訓練跨學科的學術口語交流能力和學術方麵交流能力。在這方麵,目前大學英語教育屆並未達成共識。實踐是唯一的標準。

2、確定課程體係下的子課程,勾勒課程間的邏輯關係

在同一課程係列的外延下,可能涉及到同一專業多個課程,課程內容上又可能存在交疊、相互關聯的部分。更為複雜的是,有些可能涉及到跨學科。英語是一個大的課程範疇,可以分化出諸如聽力、語音、口語、讀寫、翻譯、語法、詞彙等不同課型,還可與其他學科相結合開設醫學英語、商務英語、新聞英語等課型。因此,結合課程價值、課程目標,勾勒出各學科課程或知識在課程體係中的邏輯關係對於整個課程體係構建至關重要。

3、合理建立配套練習,完善評分體係

學習者看完講座視頻後,需要做一些互動練習,提交作業和論文,然後參加小測試或考試。客觀題部分由係統直接改卷給出分數,主觀部分采用學習者互評(Peer Assessment)的方式。調查發現,當同伴互評的評價者超過三個以上時,評價結果與助教的差異不大。如果去除評價時間低於1分鍾的評價,留下的評價比助教的評價更準確,更全麵。

四、結語

在後大學英語時代的嚴峻形勢下,要求我們以現代語言課程設置理論為基礎,以社會和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研究與實際相適應的大學英語後續教學課程設置框架和教學管理模式,以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為重點,利用外語教學資源,促進外語教育、教學的改革,從而使通過了四級或六級考試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繼續提高個人的英語運用能力,而未通過四級或六級的學生可以通過大學英語後續教學提高自己的語言知識,爭取達到四級或六級水平。大學英語後續教學課程的合理設置,可以提高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增強其在社會中的競爭能力。參考文獻:

[1]蔣豔,馬武林.新世紀大學英語後續課程設置研究(二)——學生需求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13(04).

[2]王進.“後大學英語時代”的大學英語教師身份問題探析[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