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地方特色為主要內容的高校公共體育改革思路研究(1 / 2)

地方特色為主要內容的高校公共體育改革思路研究

高教研究

作者:周勇 周馨芸

[摘要]:內江師範學院在總結了部分高校體育發展的現狀基礎上,分析其中出現的以及會麵臨的問題,以地方特色為出發點把內江盤破門、少林拳、武當等結合起來,吸取各門派的精華創造出了一套新穎實用的內江傳統拳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體育文化,目前,這套拳術已經被規定為內江師範學院2011屆後的每屆新生的必修體育課程,該課程已得到廣泛推廣,並且深受全院師生的喜愛和好評,該項目的推廣正以另一種形式反映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基本走向。這種改革有利於促進大學生健康理念的形成,有利於加快全民健身思路的實施進程。

[關鍵詞]:特色 高校體育 改革

1前言

高校體育教學應當緊緊把握與健康教育緊密結合的契機,努力貫徹“健康第一”的思想,因為體育教學與鍛煉及競賽,都是集體性活動較多,需要人與人的配合、關心、理解和協作等,這正是增進個體與群體社會層次健康的最基本手段,我們主張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而以地方特色為基礎開設的體育項目深受同學的喜愛,這不但增進了學生的健康,而且有利於發揚傳播地方特色優秀文化。

2研究的對象與方法

選取內江師範學院2011屆的部分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訪談法、調查法、邏輯分析法對所獲的材料進行整理,綜合分析,得出相應的數據和結論。

3對全國部分高校體育發展現狀和問題的調查分析

隨著我國教育體製改革的不斷深入,長期以來高校體育課的單一授課形式發生了較大的改變,許多高校都做出了大膽的改革嚐試。選項課、基礎體育課與選項課相結合、選修課、保健課等形式已經取代了原來傳統的體育課授課形式,在被調查的54所高校中,隻有27.78%的學校繼續上傳統的基礎體育課,54所高校的體育課授課時間絕大多數為2年,3所學校開設了4年體育課。這說明我國大多數高校的大三、大四學生體育活動基本靠課外活動實現,缺乏統一的組織和有力的保障,處於鬆散的無組織狀態,由此可見要實現大學期間的全程體育教育是任重而道遠。

大部分高校已經做出改革嚐試選項課、基礎體育課與選項課相結合、選修課、保健課等形式已經取代了原來傳統的體育課授課形式,但是有很大一部分高校的體育課是兩年,大三、大四處於鬆散的無組織狀態。

內江師範學院因武術專業老師比較多,專業性很強,地方的武術特色很濃厚,所以結合這一點,把全體體育教師集中起來進行統一武術培訓,統一指導,集百家之長,使每個教師無論是理論還是技術動作都能輕鬆勝任武術教學,而且自創了一套新穎實用的內江傳統拳深受廣大師生的歡迎。目前全校1萬多名師生都在練習這套傳統拳,在校園各個角落到處洋溢著帶著濃厚地方特色的武術文化氣息。所以應該結合地方特色,勇於創新,多開設一些同學們喜歡的新的體育項目。

4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方向--以內江師範學院為例

4.1以地方特色為出發點把內江盤破門、少林拳、武當、王家拳等結合起來,吸取各門派的精華創造出了一套新穎實用的內江傳統拳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體育文化。將特色文化進行教學體製改革,將此套拳術推廣到學生中去。目前,該套拳已經被規定為內江師範學院2011屆後每屆新生的必修體育課程,該課程已經進行嚐試,效果非常突出,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該項目的推廣正以另一種形式反映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基本走向。這次改革對培養大學生健康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